[发明专利]一种数控车床加工使用的智能接料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9838.5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7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史建峰;郭应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锐邦德精密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7/00 | 分类号: | B23Q7/00;B23Q7/08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云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862 | 代理人: | 章明美;陈科恒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控车床 加工 使用 智能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数控车床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数控车床加工使用的智能接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筒,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板。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气囊、第二气囊、活塞块、通管和连接管,当高压暖气流从导气管导入至竖筒的内部时,此时高压暖气流将会推动活塞块上升,同时活塞块向上活动,会将其上方的空气分别推送至侧口、竖口和通管中,当部分气流分别通过竖口和通管进入至第二气囊和第一气囊的内部时,将会使得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发生鼓起,此时当零部件从入料口中导入时,由于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之间的配合,将会对其起到了良好的缓冲保护效果,保障了零部件的生产加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数控车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数控车床加工使用的智能接料装置。
背景技术
数控车床是使用较为广泛的数控机床之一,它主要用于轴类零件或盘类零件的内外圆柱面、任意锥角的内外圆锥面、复杂回转内外曲面和圆柱、圆锥螺纹等切削加工,并能进行切槽、钻孔、扩孔、铰孔及镗孔等。
目前,企业在利用数控车床来对零部件进行生产加工时,经常需要使用到接料装置,从而来对加工完成的零部件进行导向输送,而一般零部件在进入至接料装置的内部时,难免会与接料装置进料口的内壁接触碰撞,或者直接掉落在接料装置的内部,在这样硬性碰撞的过程中,容易导致零部件的外表面受损,进而影响了零部件的生产加工质量。
同时,现有的接料装置在对零部件进行接收以及导向输送时,一般其内部会设计成倾斜向下的形式,然后再搭配相对应的振动设备,从而使得零部件可以在斜面、振动以及自身重力的因素下顺利的滑落,然而该方式尽管可以实现良好的导向输送效果,但是零部件在输送时,受到振动因素影响会与接料装置的内部反复碰撞接触,进而会导致零部件的外表面出现磨损。
并且,当零部件在加工完毕后,随后进入至接料装置的内部时,对于零部件而言,其外表面经常会残留一些在加工过程中的切削液等液体,使得零部件变得较为湿润,当其进入至接料装置后,不仅会造成接料装置内部的潮湿,而且也给后续操作人员对零部件的干燥处理带来了不便,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控车床加工使用的智能接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数控车床加工使用的智能接料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内腔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竖筒,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顶端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入料口,所述入料口内腔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囊,所述导向板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入料口正下方的第二气囊,所述竖筒底端的中部固定连通有导气管,所述竖筒的内部活动套接有活塞块,所述活塞块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柔性弹簧,所述柔性弹簧的另一端与竖筒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竖筒和导向板的中部之间均开设有竖口,所述竖口与第二气囊的内部相通,所述竖筒正面和背面的顶部均固定连通有通管,所述通管的顶端固定连通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两个第一气囊的内部相通。
优选的,所述导向板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安装有外壳,所述导向板两侧的内壁均开设有喷口,所述外壳的内部与喷口的内部相通,所述喷口采用等距离斜向下均匀分布,当其喷出高压暖气流的时候,不仅可以对导向板内部所滑落的零部件起到了推送的效果,而且也可以对零部件进行干燥,达到去除其外表面所附着的液体。
优选的,所述竖筒两侧的顶部均开设有侧口,所述竖筒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侧箱,所述侧口和侧箱处于同一水平面,当高压暖气流从导气管导入的时候,将会推动活塞块在竖筒的内部上升,当活塞块活动至侧口的上方时,此时高压暖气流将会通过侧口进入至侧箱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侧箱的正面和背面均固定连通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与外壳的外部固定连通,而进入至侧箱内部的高压暖气流将会通过通气管进入至外壳的内部,最终可以从喷口中喷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锐邦德精密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锐邦德精密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983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