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性锂电池负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16657.7 | 申请日: | 2021-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10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李爱军;邬金龙;黄杜斌;杨扬;王春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金羽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4 | 分类号: | H01M4/134;H01M4/1395;H01M4/36;H01M4/38;H01M4/40;H01M4/62;H01M10/052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丞瀚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0 | 代理人: | 姜司晨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温泉***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性 锂电池 负极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改性锂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包括改性锂层和改性氟硅树脂层;
所述改性锂层包括含锂金属层和聚阴离子层;在含锂金属层的至少一面设置有聚阴离子层;
所述改性氟硅树脂层包括二次改性氟硅树脂层和聚阳离子层;在所述二次改性氟硅树脂层的至少一面设置有聚阳离子层;
所述聚阴离子层和所述聚阳离子层通过正负电荷的吸引力进行结合;
所述二次改性氟硅树脂层包括改性氟硅树脂、粘结剂和导电剂;
所述改性氟硅树脂为:氟硅树脂与含氧基硅烷的化合物水解或缩合反应,将硅氧基基团引入氟硅树脂的主链或支链中,生成改性氟硅树脂;
氟硅树脂为:
所述氟硅树脂的聚合度为1~50;
所述氟硅树脂的分子量为1500~10000;
所述聚阴离子层与所述聚阳离子层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性锂电池负极,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改性氟硅树脂层的厚度为1~5 μm;
所述聚阳离子层的厚度为0.1~1 μm。
3.一种制备如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改性锂电池负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干燥的惰性气体中,将改性锂层与改性氟硅树脂层覆合,得到所述改性锂电池负极;
其中,所述聚阴离子层与所述聚阳离子层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在干燥的惰性气体中,将含锂金属放置于含有聚阴离子的溶液中,浸泡,得到所述改性锂层;
其中,浸泡的时间为30~120 min。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氟硅树脂层的制备方法包括:
(1)将氟硅树脂与含氧基硅烷的化合物混合,反应,得到改性氟硅树脂;
(2)将所述改性氟硅树脂与粘结剂、导电剂混合,得到二次改性氟硅树脂;
(3)将所述二次改性氟硅树脂的至少一面涂覆聚阳离子,得到所述改性氟硅树脂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氟硅树脂与所述含氧基硅烷的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1~100;
所述改性氟硅树脂与粘结剂、导电剂的质量比为98.2~99.2:0.3~0.8:0.5~1。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覆合的压力为5~10MPa;
所述覆合的时间为10~30s。
8.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改性锂电池负极、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改性锂电池负极中的至少一种在锂电池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金羽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金羽新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6657.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