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植物源食品原料的处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4556.6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032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29 |
发明(设计)人: | 董丽;秦剑冉;胡小松;陈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B7/154 | 分类号: | A23B7/154;A23B7/015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01 | 代理人: | 赵静 |
地址: | 100094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植物 食品 原料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植物源食品原料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植物源食品原料与含有光敏剂的溶液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混合料液;将所述混合料液进行光照处理;收集所述光照处理后的混合料液中的原料,进行干燥处理。利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杀菌效果,尤其是可有效地减少芽孢污染,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延长保质期。同时,可以保留植物源食品原有的色泽、风味、口感和营养成分,提高其食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具体地,本发明涉及植物源食品原料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杀菌是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它既能够保证食品的安全,又能够适当的延长食品的货架期。对于植物源食品原料而言,其含有来源于灰尘、土壤等中的多种微生物,且所含原始菌群较为复杂,尤其是细菌芽孢,食品中若存在大量的细菌芽孢或不能对细菌芽孢进行彻底的灭活,就不能保证食品的商业无菌,因此,细菌芽孢的灭活是食品杀菌的一个关键点。
细菌的芽孢具有高抗性,耐高压、高温。在现实条件下,对具有高抗性的细菌芽孢进行灭活时,如果不对其所在食品进行高强度的热处理,就不能保证将其杀灭在食品安全的范围内,而高强度的热处理会对食品的品质造成不利的影响。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加追求高营养、纯天然、低处理的食品。因此,为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食品的需求,非热杀菌技术在食品杀菌方面显得尤为重要。非热杀菌技术不仅能保证食品在微生物方面的安全,而且能更好的保持食品的营养价值和感官属性。
目前,非热杀菌技术主要有微波杀菌技术、射频杀菌技术、超高压杀菌技术、辐照杀菌技术。其中微波杀菌、射频杀菌均属于热杀菌技术,会对食品的色香味产生损害,且微波杀菌和射频杀菌对原料的水分含量要求较高,当含水量较低时极易产生边角效应导致原料局部过热而焦化,过热蒸汽杀菌时蒸汽的流动可能会导致低水分原料中易挥发性成分的流失,且湿热条件也会使干燥物料本身的含水量增加,另需添加干燥过程,使其操作工艺复杂。其中的超高压杀菌和辐照杀菌属于非热杀菌技术,虽然不会对食品的色香味产生影响,但是超高压技术存在着成本较高、设备庞大、单次处理量低、仅适用于高附加值产品等缺点,辐照杀菌技术存在着易产生辐照臭和辐照剂量过高会对食品的安全性产生影响的问题。
因此,目前对于植物源食品原料的处理方法仍有待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至少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植物源食品原料的处理方法,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杀菌效果,尤其是可有效地杀死芽孢,保证食品的安全性、延长保质期。同时,可以保留植物源食品原有的色泽、风味、口感和营养成分,提高其食用价值。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植物源食品原料的处理方法。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方法包括:将植物源食品原料与含有光敏剂的溶液进行混合处理,得到混合料液;将所述混合料液进行光照处理;收集所述光照处理后的混合料液中的原料,进行干燥处理。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中,将光敏剂与植物源食品原料混合后,经光照处理时,光敏剂被特定波长的光激发后会产生损伤性极强的活性氧,活性氧迅速与周边微生物发生反应对其造成损伤,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进一步地,发明人发现,光照杀菌的时机会显著影响杀菌效果。若干燥处理后,原料水分含量低,原料中的微生物如芽孢杆菌主要是以芽孢形态存在,而芽孢具有多层膜结构,很难被杀灭,所以杀菌效果不佳。与此相比,干燥处理前进行光照杀菌,可以有效地杀灭微生物,杀菌效果佳。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溶液中含有水,水的来源既可以是植物源食品原料自带的,也可以是光敏剂溶液自带的,还可以是额外添加的,具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植物源食品原料的处理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植物源食品原料选自胡椒粒、洋葱、大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45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