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毫米波雷达中的主动机动距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613669.4 | 申请日: | 2021-12-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256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军;马崇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源清慧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13/08 | 分类号: | G01S13/08;G01S13/933;G01S7/41 |
| 代理公司: | 北京冠和权律师事务所 11399 | 代理人: | 田春龙 |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毫米波 雷达 中的 主动 机动 方法 | ||
1.一种毫米波雷达中的主动机动距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基于毫米波雷达天线向目标方向发射目标频率范围内的调频信号,并接收所述调频信号的回波信号;
步骤2:基于所述调频信号与所述回波信号确定差频信号,并基于离散变换确定所述差频信号的峰值位置;
步骤3:控制所述毫米波雷达天线向所述峰值位置进行移动,并持续测量直至所述峰值跳动时,毫米波雷达天线停止运动且记录当前所测距离;
步骤4:基于毫米波雷达天线移动距离与所述所测距离得到被测物体与毫米波测距仪的目标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毫米波雷达中的主动机动距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基于毫米波雷达天线向目标方向发射目标频率范围内的调频信号,包括:
获取毫米波测距仪产生的初始毫米波信号,并确定所述初始毫米波信号对应的初始频率值;
所述毫米波测距仪基于所述目标频率范围调用预设线性调频脉冲将所述初始毫米波信号对应的初始频率值在所述目标频率范围内进行频率连续递增或连续递减调制,并将调制后的初始毫米波进行功率放大,得到调频信号;
基于毫米波雷达天线将所述调频信号向目标方向进行发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毫米波雷达中的主动机动距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接收所述调频信号的回波信号,包括:
获取所述回波信号,并将所述回波信号进行模数转换,得到所述回波信号对应的数字回波信号,其中,所述回波信号为所述调频信号在目标方向上遇到被检测物后进行反射得到的;
将所述数字回波信号与预设参考本振信号进行相乘运算,去除所述数字回波信号中的目标干扰频率,得到目标回波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毫米波雷达中的主动机动距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基于所述调频信号与所述回波信号确定差频信号,并基于离散变换确定所述差频信号的峰值位置,包括:
获取毫米波测距仪发射的调频信号与接收到的回波信号,并确定所述调频信号的瞬时相位的计算表达式,同时,将所述调频信号与所述回波信号进行混频处理;
获取所述调频信号的载波频率、调频带宽以及调频周期,并基于载波频率、调频带宽以及调频周期确定所述调频信号的传输速度,同时,基于混频处理结果以及所述调频信号的传输速度,确定所述调频信号与所述回波信号之间的时延值;
基于所述调频信号的瞬时相位的计算表达式对所述时延值进行带入计算,得到待确定差频信号的瞬时相位,同时,确定所述待确定差频信号的载波频率、调频带宽与所述调频信号的载波频率、调频带宽的对应关系;
基于所述待确定差频信号的瞬时相位以及对应关系得到目标差频信号;
对所述目标差频信号进行预处理,并对预处理后的目标差频信号进行FFT运算,得到所述目标差频信号的信号谱;
基于所述信号谱确定所述目标差频信号在不同位置的幅度值,并确定所述幅度值中的最大幅值为所述目标差频信号的峰值;
毫米波测距仪对所述峰值进行分析,确定所述峰值对应的目标位置,并将所述目标位置进行记录。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毫米波雷达中的主动机动距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待确定差频信号的瞬时相位以及对应关系得到目标差频信号,包括:
获取得到的目标差频信号,并提取所述目标差频信号的频率值;
将所述频率值与预设频率值进行比较;
若所述频率值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频率值,判定所述目标差频信号有误,并重新控制毫米波雷达天线向目标方向发射调频信号;
否则,判定所述目标差频信号无误,确定所述调频信号的当前发射频率以及频率调制周期,并将所述发射频率以及调制周期进行记录保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源清慧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源清慧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3669.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集成电路及其钳位电路
- 下一篇:电源电路、FPGA电路及光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