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叠片装置、电芯折叠工艺及叠片电芯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11700.0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678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1 |
发明(设计)人: | 江德顺;张五堂;舒剑武;熊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3 | 分类号: | H01M10/0583;H01M10/058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冯洁 |
地址: | 201400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折叠 工艺 叠片电芯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叠片装置、电芯折叠工艺及叠片电芯,涉及电芯生产技术领域。该叠片装置包括具有多根第一折叠杆的第一折叠机构和具有多根第二折叠杆的第二折叠机构。第一折叠机构和第二折叠机构能够分别带动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夹持位于折叠空间的复合极片带,并使得多根第一折叠杆和多根第二折叠杆交替间隔排列于折叠空间。还能够同时分别带动多根第一折叠杆及多根第一折叠杆靠拢排列成平行间隔的两排,以折叠复合极片带,并形成叠片电芯于第一折叠杆和第二折叠杆之间。叠片电芯采用上述的叠片装置折叠形成,叠片装置及电芯折叠工艺均具有折叠效率较高,且出品叠片电芯的良品率较高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叠片装置、电芯折叠工艺及叠片电芯。
背景技术
锂离子作为一种二次电池,凭借其卓越的性能,被广泛用于电子设备、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领域上。在锂电池的制造过程中,电池内的电芯制造尤为重要。通常电芯的制造方法有两种,分别是卷绕和叠片。卷绕是将模切好的正负极极片以及隔离膜在卷芯上卷绕固定长度后,用卷针将卷绕好的电芯取出,形成一个电芯;叠片是指将模切以及裁切好的正负极极片在隔离膜上依次交替叠放,最后形成一个方形电芯。
传统叠片工艺折叠频率高,隔离膜与正负极极片之间容易出现错位的情况,导致电芯良品率较低;且由于折叠次数较多,所花费时间较长,电芯生产效率也较低。
有鉴于此,研发设计出一种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叠片装置、电芯折叠工艺及叠片电芯显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片装置及电芯折叠工艺,其均具有折叠效率较高,且出品叠片电芯的良品率较高的特点。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叠片电芯,其采用上述的叠片装置或电芯折叠工艺折叠形成。
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叠片装置,其包括具有多根第一折叠杆的第一折叠机构和具有多根第二折叠杆的第二折叠机构;
所述第一折叠机构和所述第二折叠机构之间具有用于容置复合极片带的折叠空间,其中,所述复合极片带包括隔离膜和交替间隔复合于所述隔离膜两侧面的多张正极片及多张负极片;
所述第一折叠机构和所述第二折叠机构能够分别带动所述第一折叠杆和所述第二折叠杆夹持位于所述折叠空间的所述复合极片带,并使得多根所述第一折叠杆和多根所述第二折叠杆交替间隔排列于所述折叠空间;还能够同时分别带动多根所述第一折叠杆及多根所述第一折叠杆靠拢排列成平行间隔的两排,以折叠所述复合极片带,并形成叠片电芯于所述第一折叠杆和所述第二折叠杆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叠片装置还包括夹持机构,所述夹持机构能够在所述第一折叠杆和所述第二折叠杆分别靠拢排列呈两排时,夹持所述复合极片带在第一方向上的两端,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多根所述第一折叠杆排列的方向;
所述第一折叠机构和所述第二折叠机构还能够分别带动多根所述第一折叠杆和多根所述第二折叠杆退出所述折叠空间,以抽出所述叠片电芯。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夹持驱动件和连接于所述夹持驱动件的第一夹持件和第二夹持件,所述夹持驱动件能够带动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靠拢,以夹持所述叠片电芯,且夹持所述叠片电芯时,所述第一夹持件和所述第二夹持件夹持所述叠片电芯的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折叠杆和所述第二折叠杆之间。
结合第一方面及其上述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折叠机构还包括第一折叠面板,所述第一折叠面板的一侧面与所述折叠空间对应;
所述第一折叠面板上开设有第一折叠条孔,所述第一折叠条孔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位于所述折叠空间的所述复合极片带的延伸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兰钧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117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泥浆脱水装置
- 下一篇:锂电储能的被动保护和主动保护系统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