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茶制备用发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9838.7 | 申请日: | 2021-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1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5 |
发明(设计)人: | 叶娟娟;叶万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竹溪县巨山农业专业合作社 |
主分类号: | A23F3/08 | 分类号: | A23F3/08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祁世才 |
地址: | 442323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茶 制备 发酵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红茶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红茶制备用发酵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所述底板顶端的右侧安装有控制面板,两个支撑板相对一侧的顶部均安装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相对的一侧共同安装有支撑架。本发明通过导料架与进料口连通,能够方便将茶叶导入到发酵箱中,并且通过控制面板控制电动推杆伸长,带动密封挡板穿插在限位架的内部,能够对进料口进行封闭,避免发酵箱在转动时,其中的茶叶发生掉落的情况,并且通过活动轴承的情况,通过步进电机带动发酵箱转动时,能够保持发酵箱稳定地转动,方便对发酵箱内部的茶叶进行翻动,使茶叶能够均匀地氧化,提升了茶叶的品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红茶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茶制备用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红茶因其干茶冲泡后的茶汤和叶底色呈红色而得名,属于全发酵茶类,是以茶树的芽叶为原料,经过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精制而成。经过发酵后红茶中的茶多酚产生的化学反应减少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并产生了茶黄素、茶红素等新成分。
红茶在制备的过程中,需要使茶叶进行发酵,通常将揉捻过后的茶叶放置在静室中进行发酵,但是在发酵的过程中,不方便对茶叶进行翻动,不能使其底层的茶叶发生氧化,造成茶叶不完全的发酵,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一种红茶制备用发酵装置来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红茶制备用发酵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茶叶不完全的发酵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红茶制备用发酵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端的两侧均安装有支撑板,所述底板顶端的右侧安装有控制面板,两个支撑板相对一侧的顶部均安装有连接机构,所述连接机构相对的一侧共同安装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板的左侧安装有步进电机,所述步进电机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安装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的右侧与连接机构相连接,所述连接机构的右侧安装有导通管,所述导通管的右侧穿过支撑架连通有发酵箱,所述发酵箱的顶端开设有进料口,所述支撑架的顶端安装有导料架,所述导料架与进料口相连通,所述支撑架内腔的左侧安装有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套装在发酵箱的左侧,所述支撑架左右两内壁的中部均安装有支撑机构,所述导通管活动穿插在支撑机构的内部,所述底板顶端的左侧安装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的顶端连通有风机,所述雾化器与风机均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风机的输出端连通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的顶端与连接机构相连通,所述支撑架的底端安装有引导架。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撑板一侧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内部安装有限位板,所述导通管的左侧与限位板相连接,所述导通管的左侧开设有上下对称的导通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撑架左右两内壁中部的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内部均安装有活动轴承,所述导通管穿插在活动轴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安装在支撑架内腔左侧的加热架,所述加热架的内部安装有电热环,所述电热环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加热架的内壁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均与电热环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发酵箱的顶端安装有前后对称的限位架,所述限位架位于进料口的前后两侧,所述限位架的内部共同安装有密封挡板,所述发酵箱顶端的右侧安装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与控制面板电连接,所述电动推杆的左侧与密封挡板相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端的四角均安装有自锁脚轮。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竹溪县巨山农业专业合作社,未经竹溪县巨山农业专业合作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98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桩出桩一体化预制桩设备
- 下一篇:一种扣盖式天窗升降驱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