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位于线粒体的融合蛋白、接头及其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2111602208.7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35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徐祎春;韩峻松;苏军;周佳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9/00 | 分类号: | C07K19/00;C12N15/62;C12N15/85;C12N5/10;G01N33/573;A61K38/43;A61K47/64;A61P4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秋霞;许亦琳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位于 线粒体 融合 蛋白 接头 及其 用途 | ||
1.柔性连接肽在制备定位于线粒体的融合蛋白中的用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用途为柔性连接肽在制备所述融合蛋白中接头的用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连接肽选自(GGGGS)n、(G)n或(EAAAK)n,其中n≥3,n为整数;优选的,n为3或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于线粒体的融合蛋白包括线粒体定位多肽、目的蛋白和标记蛋白,所述目的蛋白为MT-ND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蛋白为荧光蛋白;优选的,所述融合蛋白为SCO1-MT-ND1-EGFP。
6.用于制备融合蛋白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为通过在所述柔性连接肽两端连接酶切位点获得的,所述融合蛋白为定位于线粒体的融合蛋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柔性连接肽两端的酶切位点为不同的酶切位点。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接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SEQ ID NO.11所示。
9.一种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蛋白包括线粒体定位多肽、目的蛋白和标记蛋白,所述线粒体定位多肽和目的蛋白之间,以及目的蛋白和标记蛋白之间均通过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接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粒体定位多肽选自SCO1、ATP5B、NDUFS2、MnSOD、SCO2、ATP5A1。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粒体定位多肽位于所述目的蛋白的N端或C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目的蛋白为MT-ND1;优选的,所述MT-ND1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记蛋白为荧光蛋白;优选的,所述荧光蛋白选自绿色荧光蛋白、青色荧光蛋白、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橙色荧光蛋白、红色荧光蛋白或远红光荧光蛋白中的一种或多种。
14.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粒体定位多肽和目的蛋白之间通过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的第一接头连接,目的蛋白和标记蛋白之间通过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的第二接头或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1所示的第三接头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蛋白自N端至C端的结构选自以下任一:
1)线粒体定位多肽—第一接头—目的蛋白—第二接头—标记蛋白;
2)线粒体定位多肽—第一接头—目的蛋白—第三接头—标记蛋白;
3)标记蛋白—第二接头—目的蛋白—第一接头—线粒体定位多肽;
4)标记蛋白—第三接头—目的蛋白—第一接头—线粒体定位多肽。
16.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融合蛋白,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合蛋白为SCO1-MT-ND1-EGFP;优选的,所述SCO1-MT-ND1-EGFP融合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3所示。
17.编码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接头或权利要求10-16任一所述的融合蛋白的分离的多核苷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2208.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