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与镍基高温合金的连接方法及接头有效
申请号: | 202111600322.6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326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9 |
发明(设计)人: | 林铁松;杨佳;林盼盼;何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7/02 | 分类号: | C04B3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3 | 代理人: | 鲍丽伟 |
地址: | 150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硅 陶瓷 复合材料 高温 合金 连接 方法 接头 | ||
1.一种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与镍基高温合金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将CuTi膏状钎料涂覆在除杂后的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的表面,依次经过一次热处理、清洗及干燥后,得到第一待焊材料,所述CuTi膏状钎料通过将CuTi粉末与粘接剂混合制得,且所述CuTi粉末的组成包括:99at.%–95at.%的Cu和1at.%–5at.%的Ti,所述一次热处理包括:在真空炉中,依次以9-12℃/min的速度加热至380-420℃并保温8-10min,以9-12℃/min的速度继续加热至950-1050℃,再以7-8℃/min的速度降至380-420℃关闭加热,炉冷至室温;
步骤S2,将BNix膏状钎料涂覆在除杂后的镍基高温合金表面,得到第二待焊材料,其中X=2;
步骤S3,将步骤S1得到的所述第一待焊材料放置在步骤S2得到的所述第二待焊材料的上方,用模具夹紧,经二次热处理后,得到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与镍基高温合金的连接接头,所述二次热处理包括:在真空炉中,依次以9-12℃/min的速度加热至380-420℃,并保温8-10min,以9-12℃/min的速度继续加热1000-1100℃并保温10min-45min,再以7-8℃/min的速度降至380-420℃关闭加热,炉冷至室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与镍基高温合金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所述CuTi粉末与所述粘接剂的质量比为1:(0.2-0.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与镍基高温合金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BNiX膏状钎料通过将BNix粉末与粘接剂混合制得,且所述BNix粉末与所述粘接剂的质量比为1:(0.2-0.6)。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与镍基高温合金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接剂为松油醇与无水乙醇的混合物,且所述松油醇与所述无水乙醇的体积比为5:(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与镍基高温合金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和/或步骤S2中所述除杂的过程包括:依次使用粒度逐渐增大的多个水砂纸对所述镍基高温合金或所述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进行机械打磨,得到待焊面表面光滑的所述镍基高温合金或所述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用洗液清洗后,将所述所述镍基高温合金或所述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在40-60℃温度下干燥20-40min,获得干净的所述待焊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与镍基高温合金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液包括蒸馏水和丙酮。
7.一种接头,其特征在于,基于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碳化硅陶瓷复合材料与镍基高温合金的连接方法制备,且所述接头的室温剪切强度范围包括48-50MPa,高温剪切强度范围包括53-55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中国航发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60032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催化转化器
- 下一篇:煤岩渗透率的确定方法、存储介质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