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隧道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97739.1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95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周伟;游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领创智能控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7 | 分类号: | G08G1/07;G08G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尉保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智能 交通 控制系统 方法 存储 介质 电子设备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隧道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所述系统包括:控制采集模块:通过控制布置在隧道内的多个区域控制器,采集隧道运行数据;控制监控模块:通过控制布置在隧道内的多个视频监控器,获取隧道监控数据;控制执行模块:接收用户根据隧道运行数据和隧道监控数据所生成的执行指令,并将执行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区域控制器中,以使执行指令所对应的区域控制器根据执行指令对隧道内的交通进行控制。实现了主控制器对多个区域控制器的集群控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个控制器控制之间存在通讯迟缓、被控对象执行延时长、价格成本高和系统不稳定等问题,提高了对于隧道交通控制的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隧道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的隧道控制系统大多数是十几年前标准设计的,存在以下两种控制方式:一种是由各个系统独立控制然后去接入上位系统由上位系统统一处理,这种方式的优点:不需要网络组态,并且不同的厂家可以用不同的控制系统,互补干涉,仅需调试好各自的系统即可。缺点:由于各家的控制接口不统一,上位系统控制系统调试困难,调试周期长效率低;由于采用多家的通讯协议,造成上位系统控制被控对象延时时间长,系统稳定性差,故障率高。另一种是由欧姆龙CS系列的PLC作为监控系统,采用CONTROLINK和现场PLC控进行数据通讯。优点:该系统是较早期的工业控制系统,有一定的网络架构基础;可以实现基本的集群控制,可以实现冗余控制。缺点:该系统兼容第三方设备的能力较弱,在整个项目中只能使用一个品牌的PLC;网路化组态诊断工具少,系统通讯故障时诊断困难;每台PLC都需要编程和调试,工作量大在;国内相对于主流AB、Siemens、Schneider等控制系统,市场占用率低,技术支持少,价格成本和备件时效性均不占优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隧道智能交通控制系统、方法、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本发明的一种隧道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如下:
包括:采集模块、控制模块和处理模块;
所述控制采集模块用于:通过控制布置在隧道内的多个区域控制器,采集隧道运行数据;
所述控制监控模块用于:通过控制布置在所述隧道内的多个视频监控器,获取隧道监控数据;
所述控制执行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根据所述隧道运行数据和隧道监控数据所生成的执行指令,并将所述执行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区域控制器中,以使所述执行指令所对应的区域控制器根据所述执行指令对所述隧道内的交通进行控制。
本发明的一种隧道智能交通控制系统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系统通过控制布置在隧道内的多个区域控制器,采集隧道运行数据,再通过控制布置在隧道内的多个视频监控器,获取隧道监控数据,最终接收用户根据隧道运行数据和隧道监控数据所生成的执行指令,并将执行指令发送至对应的区域控制器中,以使执行指令所对应的区域控制器根据执行指令对隧道内的交通进行控制。因此,本发明的系统实现了主控制器对多个区域控制器的集群控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多个控制器控制之间存在通讯迟缓、被控对象执行延时长、价格成本高和系统不稳定等问题,提高了对于隧道交通控制的处理效率。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的一种隧道智能交通控制系统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隧道运行数据包括:环境采集数据、交通采集数据和设备采集数据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控制采集模块具体用于:
通过控制每个区域控制器中的环境检测控制单元采集环境参数,并将所述环境参数发送至环境模拟信号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得到环境采集数据;和/或,
通过控制每个区域控制器中的交通检测控制单元对交通数据进行采集,得到交通采集数据;和/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领创智能控制有限公司,未经深圳领创智能控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773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