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升土壤持水性能并降低CO2 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96540.7 | 申请日: | 2021-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33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侯毛毛;金秋;陈竞楠;唐松岩;肖颖;钟凤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B79/00 | 分类号: | A01B79/00;A01B79/02;A01G22/15;A01G25/02;C09K17/40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俞舟舟;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升 土壤 水性 降低 co base sub | ||
1.一种提升土壤持水性能并降低CO2排放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不热解原材料制备:将80-100重量份腐殖质,10-20重量份生石灰混合均匀,控制原材料含水率50wt%-65wt%,施入3-5重量份有效微生物菌液,夏季26℃以上堆积30-45天,形成材料M1;
(2)热解原材料制备:将15-25重量份玉米秸秆、20-30重量份银耳菌渣、10-20重量份木屑、10-20重量份森林落叶、15-25重量份沼渣混合均匀后平铺,铺设高度4-6 cm,将配置好的硝酸铁溶液按照物料和硝酸铁质量比100:8-20均匀喷洒在铺设物表面,待彻底干燥后,加入5-15重量份磷酸钙,混合物拌和均匀后在300、400、500、600℃下逐级热解,每个热解温度热解时间为50-70 min,热解后形成有机碳材料M2;
(3)施用:针对旱地作物,M1施用时间节点为幼苗移栽前和栽培休闲期,作物幼苗移栽前将M1与0-20 cm厚度土壤混合均匀,全年施用次数为4-6次,每次5 t/hm2;M2采用环状穴施的方法施入植物根区周围,距离根区6-10 cm,施入深度为垄面向下5 cm,总施用量20 t/ha;
(4)灌溉技术:种植时作物呈条状栽培,作物根区两侧5-10 cm位置各布置一根灌溉管道记为a和b,灌溉管道a上为每株作物设一个半圆形环形毛管,灌溉管道b上为每株作物亦设一个半圆形环形毛管,半圆形环形毛管上设3个滴头,两条半圆形环形毛管组成一个整圆环绕作物,两根灌溉管道交替打开进行灌溉,不同时灌溉,总灌溉量按照作物伸根期、旺长期、成熟期分别以30%±5%、40%±5%和30%±5%进行分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福建农林大学;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福建农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654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OY/FDY涤涤复合丝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低功率PIN二极管驱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