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置式液压作动筒机械锁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92286.3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3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30 |
发明(设计)人: | 段杰;徐礼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B64C25/22 | 分类号: | B64C25/22;B64C25/26;B64C1/14;E05F15/50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王世磊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置 液压 作动筒 机械锁 装置 | ||
本发明属于液压作动领域,公开了一种外置式的液压作动筒机械锁紧装置,耳环锁套一端为连接其他装置的结构,耳环锁套另一端是具有阶梯盲孔的回转体结构,耳环锁套的阶梯盲孔的内孔与液压活塞推杆左端头配合连接;液压活塞推杆的左端头内部轴向设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的右端连接锁芯液压推杆;锁芯液压推杆与锁芯滑块固定连接,锁芯滑块径向伸出液压活塞推杆并延伸到耳环锁套阶梯盲孔的外孔处,锁芯滑块在该外孔处配合耳环锁套设有外部的锁勾的卡紧结构;当回位弹簧被压缩时,带动锁芯滑块向左移动并解锁锁勾。本发明通过在耳环上集成锁套功能,实现了一种外置式的作动筒机械锁紧装置,降低了锁紧装置的安装尺寸。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压作动领域,涉及一种液压作动筒锁紧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外置式的液压作动筒机械锁紧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采用液压作动方式的起落架、舱门等用户应用场景下,作动筒活塞运动到位时需要实现固定位置的机械锁定,防止起落架、舱门等结构的自动松脱,造成不必要的危险;同时,在起落架、舱门需要反向动作时,作动筒要求能够快速解锁,不影响部件的正常作动功能。因此,在此种应用场景下,需要在作动筒上集成设计或者外置机械锁紧装置,实现运动到位时的机械锁定和反向运动时的快速解锁。
现有机械锁定的解决方案分成两种:一种方式是在作动筒或者用户上外置机械锁,借助外置装置实现锁定和解锁,这种方式下通常需要设计额外的结构实现上锁和开锁,结构复杂;另一种方式是在作动筒上集成机械锁定装置,结构更加紧凑,同时开锁与解锁过程中不需要额外的控制装置,只是现阶段集成机械锁定装置通常置于作动筒内部,不易布置,而且造成作动筒径向尺寸过大。因此,为了实现作动筒便捷的锁定和解锁,同时减小带锁作动筒的整体尺寸,需要一种小体积易实现且可靠的机械锁定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了一种外置式的液压作动筒机械锁紧装置,该装置安装在作动筒外部,能实现作动筒伸出杆目标位置的锁定及解锁,在有限空间内实现作动筒机械锁定功能。
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外置式的液压作动筒机械锁紧装置,包括耳环锁套、液压活塞推杆、回位弹簧、锁芯液压推杆和锁芯滑块,耳环锁套一端为连接其他装置的结构,耳环锁套另一端是具有阶梯盲孔的回转体结构,耳环锁套的阶梯盲孔的内孔与液压活塞推杆左端头配合连接;液压活塞推杆的左端头内部轴向设有回位弹簧,回位弹簧的右端连接锁芯液压推杆;锁芯液压推杆与锁芯滑块固定连接,锁芯滑块径向伸出液压活塞推杆并延伸到耳环锁套阶梯盲孔的外孔处,锁芯滑块在该外孔处配合耳环锁套设有外部的锁勾的卡紧结构;当回位弹簧被压缩时,带动锁芯滑块向左移动并解锁锁勾。
进一步的,环锁套的阶梯盲孔的内孔具有内螺纹,与液压活塞推杆左端头的外螺纹配合连接。
进一步的,液压活塞推杆是另一个部件的活塞推杆,其内部具有轴向的通孔,回位弹簧和锁芯液压推杆轴向设在该通孔内。
进一步的,锁芯液压推杆包括推杆部分和承压部分,锁芯液压推杆的推杆部分的左端与回位弹簧固定连接,推杆部分的右端是承压部分,承压部分封闭液压活塞推杆通孔中的液体流通,并承受液压活塞推杆通孔中的液体压力。
进一步的,锁芯液压推杆的推杆部分径向地与锁芯滑块固定连接,锁芯滑块的上下两端伸出液压活塞推杆,液压活塞推杆对应锁芯滑块的位置设有镂空孔,镂空孔在液压活塞推杆的轴向上延伸设置出锁芯滑块轴向移动的左极限位置和右极限位置;回位弹簧提供弹性力使得锁芯滑块处于右极限位置。
进一步的,锁芯滑块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半楔形锁芯连接,耳环锁套对应半楔形锁芯的内壁面上设有环形凹槽,锁勾的端部设有凸块,利用半楔形锁芯和耳环锁套的凹槽在锁芯滑块处于右极限位置时锁紧锁勾。
进一步的,半楔形锁芯为半圆柱结构,一个端部设计矩形凸台,另一个端部加工有矩形孔,半楔形锁芯的中部与锁芯滑块的上端和下端连接,两个半楔形锁芯通过端部的矩形凸台和矩形孔相互嵌套,形成设在耳环锁套阶梯盲孔的外孔内的圆环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未经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922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