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逐梯式反渗透膜支撑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9957.0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1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徐继亮;方琼谊;方开东;宋朋远;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莱州联友金浩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71/48 | 分类号: | B01D71/48;B01D69/10;B01D67/00;C02F1/44 |
代理公司: | 淄博汇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95 | 代理人: | 周春 |
地址: | 261429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逐梯式 反渗透 支撑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逐梯式反渗透膜支撑体,由表层、中间层和增强底层复合而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表层由占质量比为50%~80%的超细PET纤维和占质量比为20%~50%的超细PET粘结纤维或/和超细芯稍纤维构成;所述的超细PET纤维、超细PET粘结纤维的纤维直径为2μm~5μm,所述超细芯稍纤维的纤维直径为3μm~5μm;所述的超细PET纤维、超细PET粘结纤维和超细芯稍纤维的纤维长度均为2mm~5mm;所述的表层的克重为10g/m2~35g/m2;所述的超细芯稍纤维为PP/PE芯稍纤维或/和PET/PE芯稍纤维;
所述的中间层由合成纤维与氧化钛纤维或氧化钛超细粉体构成;中间层的构成材料中氧化钛纤维或氧化钛超细粉体所占质量比为5%~20%,氧化钛纤维直径为1μm~10μm、氧化钛超细粉体粒径为1μm~5μm;所述的合成纤维包括PET纤维;所述的中间层的克重为20g/m2~40g/m2;
所述增强底层由PET纤维和PET粘结纤维或/和芯稍纤维构成,所述的PET纤维、PET粘结纤维和芯稍纤维的纤维直径均为7μm~15μm;所述的增强底层的克重为20~40g/m2;所述的芯稍纤维为PET/PE芯稍纤维、PP/PE芯稍纤维或PET/COPET芯稍纤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逐梯式反渗透膜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合成纤维为纤维直径为2~5μm的超细PET粘结纤维、纤维直径为7μm~15μm的PET纤维、纤维直径为7μm~15μm的PET粘结纤维、纤维直径为5μm~10μm的抗菌纤维、纤维直径为7μm~15μm的芯稍纤维,所述的芯稍纤维为PET/PE芯稍纤维、PP/PE芯稍纤维或PET/COPET芯稍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逐梯式反渗透膜支撑体,其特征在于:在中间层的构成材料中所述超细PET粘结纤维所占质量比为0~20%,所述PET纤维所占质量比为20%~50%,所述PET粘结纤维所占质量比为0~50%,所述抗菌纤维所占质量比为1~10%,所述芯稍纤维所占质量比为0~7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逐梯式反渗透膜支撑体,其特征在于:在中间层的构成材料中所有纤维均为直纤维,纤维长度为2mm~1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逐梯式反渗透膜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强底层的构成纤维中所述的PET纤维所占质量比为20%~70%,所述的PET粘结纤维所占质量比为0~50%,所述的芯稍纤维所占质量比为0~80%,所有纤维的纤维长均度为2mm~1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逐梯式反渗透膜支撑体,其特征在于:支撑体的厚度为50μm~100μm。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逐梯式反渗透膜支撑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制备步骤为:
1)分别将表层、中间层、增强底层的构成材料,各自以水为介质制备成质量浓度0.15%~0.25%的浆料;
2)采用1台中心布浆器单网单层斜网纸机成型,表层、中间层、增强底层在成型时均控制浆料着网质量浓度在0.005%~0.05%,控制纵、横向纤维比例在(1~2):1;
3)将成型好的各层材料均采取蒸汽烘缸方式烘干定型制得各层的材料,烘缸的蒸汽压力控制在0.35MPa~0.55MPa;
4)将制得的表层、中将层、增强底层的材料按顺序叠加,先用五辊复合机复合为叠加复合材料,控制复合机的五根复合辊表面温度在135℃~150℃范围内,叠加复合材料的厚度在200μm~300μm;
5)再将制得的叠加复合材料经两道两辊高温扎光机压轧同时进行厚度调整即得;所述的扎光机的轧光辊表面温度为180℃~220℃,轧光机的轧光辊的压力控制在5MPa~8MPa,扎光机运行速度为10m/min~15m/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莱州联友金浩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莱州联友金浩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995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立体车库
- 下一篇:一种用于木材加工的多功能车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