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防砸功能的车辆道闸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88711.1 | 申请日: | 2021-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25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元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利达金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F13/04 | 分类号: | E01F13/04;G06V20/5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金星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功能 车辆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防砸功能的车辆道闸控制方法,步骤如下:车辆识别,车辆数据计算,道闸行程规划,执行控制,道闸复位,该具有防砸功能的车辆道闸控制方法设计合理,根据车辆的数据和行驶轨迹计算道闸的最高碰触点,根据最高碰触点计算道闸的中间安全角度,在车辆经过道闸的过程中,将中间安全角度设置为道闸的行程最低角度,然后对道闸的行程进行规划,通过改变道闸的行程最低角度限制道闸栏杆的最低下降角度,从而达到防砸的目的,提高道闸使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道闸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防砸功能的车辆道闸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道闸又称挡车器,是专门用于道路上限制机动车行驶的通道出入口管理设备,现广泛应用于公路收费站、停车场系统管理车辆通道,用于管理车辆的出入,道闸都具有固定的升降行程或者手动控制,在使用的过程中,道闸上升过高会造成电能浪费,在车辆经过道闸的过程中,如果道闸复位则会造成车辆被砸,安全性较低,但是,现有的具有防砸功能的车辆道闸控制方法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为此,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防砸功能的车辆道闸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砸功能的车辆道闸控制方法,该具有防砸功能的车辆道闸控制方法设计合理,根据车辆的数据和行驶轨迹计算道闸的最高碰触点,根据最高碰触点计算道闸的中间安全角度,在车辆经过道闸的过程中,将中间安全角度设置为道闸的行程最低角度,然后对道闸的行程进行规划,通过改变道闸的行程最低角度限制道闸栏杆的最低下降角度,从而达到防砸的目的,提高道闸使用的安全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具有防砸功能的车辆道闸控制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一:车辆识别;车辆到达道闸一定范围内后,道闸的识别机构对车辆进行识别,并获取车辆影像;
步骤二:车辆数据计算;预测车辆到达道闸时的行驶轨迹,根据车辆的影像计算出车辆的数据,根据车辆的数据和行驶轨迹计算道闸的最高碰触点;
步骤三:道闸行程规划;根据最高碰触点计算道闸的中间安全角度,在车辆经过道闸的过程中,将中间安全角度设置为道闸的行程最低角度,从而防止碰撞,将中间安全角度向上调30°作为道闸的行程最高角度,防止电能浪费;
步骤四:执行控制;车辆到达道闸前,控制道闸栏杆提前升至行程最高角度,道闸的识别机构继续对车辆进行监测;
步骤五:道闸复位;车辆安全通过后,将行程最低角度恢复为初始行程最低角度,然后控制道闸复位至此角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二中,在进行车辆数据计算时,需要进行车顶异物识别,识别到异物时,最高碰触点的计算增加异物的高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二中,车辆基本信息为车型、高度和宽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三中,当中间安全角度距离垂直角度不足30°时,设置垂直角度为栏杆行程的最大角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步骤五中,初始行程最低角度为水平角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的一种具有防砸功能的车辆道闸控制方法,包括车辆识别、车辆数据计算、道闸行程规划、执行控制和道闸复位。
1、此具有防砸功能的车辆道闸控制方法根据车辆的数据和行驶轨迹计算道闸的最高碰触点,根据最高碰触点计算道闸的中间安全角度,在车辆经过道闸的过程中,将中间安全角度设置为道闸的行程最低角度,然后对道闸的行程进行规划,通过改变道闸的行程最低角度限制道闸栏杆的最低下降角度,从而达到防砸的目的,提高道闸使用的安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利达金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利达金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87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润滑油循环蓄热蒸馏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光学谐振腔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