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钢质套圈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81681.1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80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殿中;曹艳飞;刘宏伟;杜宁宇;类承帅;赵志坡;李依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B22D11/16;C21D1/32;C21D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质套圈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M50轴承钢套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自耗铸坯:控制结晶器的尺寸并采用充氦冷却以提高局部凝固速率,得到自耗铸坯;具体地,熔池饱满后,在结晶器和已凝固坯壳之间自下而上冲入氦气,自耗坯直径D≤550mm,充氦冷却的氦气压力为0.4-0.5Mpa,以控制使得自耗铸坯中碳化物尺寸≤380μm,冒口端1/2半径处孔洞缺陷尺寸小于30μm;
2)铸坯的冒口切割:冒口切割高度H以避免铸坯顶部缩孔疏松遗传至锻材为准;
3)高温锻造成棒材:设置锻前温度和保温时间,或设置锻中温度和保温时间进行锻造成形;其中,锻前或者锻中温度为1140-1190℃,保温时间≥15h,以控制获得棒材1/2半径处孔洞缺陷尺寸小于10μm的棒材;
4)将棒材切断后得到的小棒料镦粗:将小棒料镦粗呈饼状;
5)墩粗料冲孔:确定中间冲孔区域半径,并根据该中间冲孔区域半径对墩粗料冲孔;具体地,以碳化物尺寸确定中间冲孔区域的半径,在中间冲孔区域半径范围之外,碳化物尺寸≤26μm,以最大限度地界定冲孔区域,减少团簇型碳化物应力集中导致的微缺陷产生;
6)碾扩使沟道成形:套圈沟道经碾扩成形后,得到M50轴承钢套圈,其中,套圈材料中孔洞缺陷小于2μ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50轴承钢套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自耗坯直径D≤50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50轴承钢套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自耗坯直径D≤46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50轴承钢套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自耗坯直径D≤300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50轴承钢套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冒口切割高度H:D>9%,其中,D为自耗坯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50轴承钢套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自耗坯的冒口切割高度≥50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50轴承钢套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锻造过程采用三镦三拔工艺,坯料锻造比≥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M50轴承钢套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锻造后进行球化退火,获得棒材。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M50轴承钢套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球化退火的温度为820-870℃,退火时间为5-10h。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50轴承钢套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棒料镦饼过程的整体镦粗比≤2.5,空气锤镦粗次数≥3次。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50轴承钢套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轧制比处于1.5-3.5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M50轴承钢套圈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套圈沟道经碾扩成形后,滚道面所在位置处于原始棒材的1/2半径以外区域。
13.一种M50轴承钢套圈,其特征在于,所述M50轴承钢套圈是由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而成,其中,套圈材料中孔洞缺陷小于2μ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816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