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适用于熔融纺丝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8673.1 | 申请日: | 2021-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751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廖德超;许汉卿;张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18/42 | 分类号: | C08G18/42;C08G18/76;D01F6/78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吴小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熔融 纺丝 塑性 聚氨酯 树脂 | ||
1.一种可适用于熔融纺丝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树脂是由一反应混合物经由一聚合反应所形成,并且所述反应混合物包括:
一异氰酸酯成分;以及
一多元醇成分,所述多元醇成分包含一第一多元醇及一第二多元醇,所述第一多元醇具有一第一数目平均分子量,所述第二多元醇具有一第二数目平均分子量,所述第一数目平均分子量是介于1,000至1,500克/摩尔之间,并且所述第二数目平均分子量是介于2,500至3,000克/摩尔之间;
其中,在所述热塑性聚氨酯树脂中,由所述第一多元醇与所述异氰酸酯成分经由所述聚合反应所构成的树脂组分定义为一低熔点链段且对应具有一第一熔点,由所述第二多元醇与所述异氰酸酯成分经由所述聚合反应所构成的树脂组分定义为一高熔点链段且对应具有一第二熔点,所述第一熔点是介于170℃至185℃之间,所述第二熔点是介于195℃至210℃之间,并且所述第一熔点及所述第二熔点之间的一差值不小于15℃;
其中,所述低熔点链段的一溶解热百分率介于20%至45%,并且所述高熔点链段的一溶解热百分率介于55%至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熔点是介于175℃至180℃之间,所述第二熔点是介于200℃至205℃之间,并且所述第一熔点及第二熔点之间的一差值不小于2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热塑性聚氨酯树脂中,所述低熔点链段的一溶解热百分率介于30%至40%之间,并且所述高熔点链段的一溶解热百分率介于60%至70%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多元醇为一第一聚酯多元醇且是选自由: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1,4-丁二醇酯二醇、以及聚己二酸-丁二酸-己二醇酯二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之一;其中,所述第二多元醇为一第二聚酯多元醇且是选自由:聚己二酸-1,4-丁二醇酯二醇、聚己二酸-乙二醇-1,4-丁二醇酯二醇、及聚己二酸-丁二酸-己二醇酯二醇,所组成的材料群组中的至少其中之一。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当对所述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进行熔融纺丝时,所述低熔点链段会先熔融软化,并且所述低熔点链段会进一步辅助所述高熔点链段进一步熔融软化;其中,所述低熔点链段能降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树脂的一熔解热,并且所述热塑性聚氨酯树脂的所述熔解热是介于15焦耳/公克至25焦耳/公克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混合物进一步包括:一链终止剂成分,并且所述链终止剂成分为具有沸点介于210℃至344℃之间的一元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另添加有一紫外线吸收剂,并且所述紫外线吸收剂是选自由:苯并三唑类、二苯甲酮类、及三嗪类,所组成的材料群组的至少其中之一。
8.根据权利要求1至根据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塑性聚氨酯树脂的一熔融指数(MI)是介于10至25g/10min(215℃)之间,并且所述热塑性聚氨酯树脂以一凝胶渗透层析仪(GPC)分析出重量平均分子量(Mw)以及数量平均分子量(Mn)之间的一比值(Mw/Mn)是介于1.450至1.550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反应混合物的总重为100重量份,所述异氰酸酯成分的用量是介于45重量份至50重量份之间,并且所述多元醇成分的用量是介于35重量份至40重量份之间;其中,所述第一多元醇及第二多元醇之间的一重量比例范围是介于12:24至8:26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亚塑胶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86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缓冲垫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光学薄膜及运用此光学薄膜的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