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茶叶提香制备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74509.3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237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陈金富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天香茶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A23F3/12;A23F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茶叶 制备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一种茶叶提香制备工艺,属于茶叶生产技术领域,其具体工艺过程是先将采摘后的茶叶在室内阴凉环境中进行自然萎凋,再经过杀青和揉捻处理,并在揉捻的过程中加入陈皮粉末,最后经过烘干提香处理之后得到成品,本发明的茶叶制备工艺是在揉捻机的作用下使得茶叶揉捻成卷条状,并将陈皮粉末包裹在卷条状的茶叶当中,并通过烘干使得茶叶体积收缩,以便于包裹后不会轻易的洒落,而茶叶表面多余的陈皮粉末通过振筛洒落,使得茶叶既具有陈皮的功效,也可以保证茶叶表面不会看到较多的粉末,提升茶叶的品质,同时茶叶泡开之后,陈皮粉末会混合在茶水中不被过滤掉,在喝下之后有利于消化吸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一种茶叶提香制备工艺,属于茶叶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茶是中国的传统饮料,中国茶饮料市场自1993年起步,2001年开始进入快速发展期。2002年,全国茶饮料的总产量接近300万吨,2007年,这一数字已超过500万吨。随着茶饮料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和产品市场定位的不断细化,生产企业和消费市场对茶饮料原料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般要求原料具有较好的浸出速度、产品得率比较高等加工特性;同时对茶叶的风味、品质及稳定性,茶叶的加工工艺、成本不高,茶鲜叶是否适合机械化采摘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现有的茶叶的制作流程大都包含采摘、杀青、揉捻、烘干这几个步骤,采用此方法加工出来的风味口感比较单一,为了增加茶叶的口感和功效,通常会在茶叶制备完成之后,向干茶叶中增加中草药或者其它干果片成分,但由于茶叶和其它成分是分开存放,只是根据需要的量进行混合,一旦混合的量变多,都会导致茶叶当中其它成分的分布不均匀,从而影响泡茶的口感,而且现有茶叶香度也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茶叶提香制备工艺。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茶叶提香制备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采摘新鲜合格的茶叶,随后在室内阴凉环境中将茶叶平铺摊放进行自然萎凋,平摊的厚度为1~2cm,直至茶叶的含水量为80~85%;
S2:采用杀青机对茶叶进行杀青,杀青的茶叶温度控制在90~100℃,杀青时间为3~6min;
S3:将杀青后的茶叶摊开冷却至常温,随后将茶叶均匀的洒在揉捻机中,并对其进行轻揉10~15min,直至叶片的成条率达到90%以上,同时在揉捻的过程中将陈皮粉末加入茶叶中,揉捻完成后对茶叶进行振筛处理;
S4:将振筛后的茶叶摊放在温度为100~110℃的烘干机中烘干20~25min,茶叶摊开厚度为2~3cm,并用挥发的提香剂对茶叶进行提香,烘干后的茶叶含水量控制在6%以下。
优选的,在步骤S3中,将茶叶洒在揉捻机之前,先用纱布将茶叶包裹成团,并将其按在具有条状凸棱的平板上以无序的方向反复翻滚揉搓10~15min。
优选的,翻滚揉搓的频率为25~30次/min,每揉搓2~3min后将包裹茶叶的纱布打开,并将内外的茶叶翻转打散,随后绑紧纱布再次翻滚揉搓直至结束。
优选的,在步骤S3中,揉捻机揉捻茶叶的方向始终保持一致。
优选的,在步骤S3中,陈皮粉末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橘子皮用盐水洗净后进行粉碎,并将其置于蒸馏水中熬煮蒸馏;
(2)将熬煮后的橘子皮过滤并经过压榨处理,再进行烘干研磨成粉。
优选的,在步骤S4中,提香剂是通过收集熬煮蒸馏橘子皮产生的蒸汽,经冷却、提纯制得,并且对提香剂加热形成挥发蒸汽在茶叶烘干前3~5min导入其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天香茶叶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天香茶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745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