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改善叶片壳体外蒙皮质量的固化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9542.7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17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丁静;肖红;许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70/44 | 分类号: | B29C70/44;B29C70/54;B29L3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0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改善 叶片 壳体 蒙皮 质量 固化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叶片壳体外蒙皮质量的固化工艺。本发明的固化工艺包括预固化阶段和后固化阶段,所述预固化阶段的固化温度≤80℃,所述后固化阶段的固化温度≤75℃,所述预固化阶段的固化终温度>后固化阶段的固化温度。本发明通过降低后固化温度,将后固化温度控制在75℃以下,使后固化温度低于预固化阶段的固化终温度,可以克服叶片壳体外蒙皮发白的缺陷,从而可以有效改善壳体外蒙皮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改善叶片壳体外蒙皮质量的固化工艺,属于风电叶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叶片壳体主要成型工艺为真空灌注固化成型,主要原材料为灌注树脂,玻纤及芯材;在叶片壳体灌注固化成型过程中,固化工艺对叶片壳体外蒙皮质量有很大的影响;
传统的叶片壳体固化工艺采用的是梯度升温模式,该固化工艺很容易产生叶片壳体外蒙皮银纹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传统的叶片壳体固化工艺存在容易产生叶片壳体外蒙皮银纹缺陷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善叶片壳体外蒙皮质量的固化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固化阶段和后固化阶段,所述预固化阶段的固化温度≤80℃,所述后固化阶段的固化温度≤75℃,所述预固化阶段的固化终温度>后固化阶段的固化温度。
优选地,所述预固化阶段采取阶梯式升温,具体升温过程包括:首先,模具预热至35℃,灌注原材料时,模具升温至50℃;灌注结束时,模具升温至65℃下保温2h-4h;最后再升温至80℃下保温2h-4h。
优选地,所述后固化阶段的温度为7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用于改善叶片壳体外蒙皮质量的固化工艺通过降低后固化温度,将后固化温度控制在75℃以下,使后固化温度低于预固化阶段的固化终温度,可以克服叶片壳体外蒙皮发白的缺陷,从而可以有效改善壳体外蒙皮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固化工艺下所得的叶片壳体外蒙皮;
图2为对比例1的固化工艺下所得的叶片壳体外蒙皮;
图3为对比例2的固化工艺下所得的叶片壳体外蒙皮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改善叶片壳体外蒙皮质量的固化工艺(前固化温度>后固化温度),包括:
预固化阶段:模具预热35℃,灌注原材料时,模具开始升温,升至50℃;灌注结束时,模具升温至65℃,65℃保温2h-4h;再升温至80℃,80℃保温2h-4h;升温速率0.3℃/min-1℃/min;预固化阶段外蒙皮无发白缺陷。
后固化阶段:模具升温温度75℃,保温4h-6h;后固化阶段外蒙皮无发白缺陷,如图1所示。
对比例1
一种叶片壳体外蒙皮的固化工艺(前固化温度=后固化温度),包括:
预固化阶段:模具预热35℃,灌注原材料时,模具开始升温,升至50℃;灌注结束时,模具升温至65℃,65℃保温2h-4h;再升温至75℃,75℃保温2h-4h;升温速率0.3℃/min-1℃/min;预固化阶段外蒙皮无发白缺陷。
后固化阶段:模具升温温度75℃,保温4h-6h;后固化阶段外蒙皮有银纹,出现发白缺陷,如图2所示。
对比例2
一种叶片壳体外蒙皮的固化工艺(前固化温度<后固化温度),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纬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95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