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机动车内密封圈的上料装置及组装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69020.7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87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9 |
发明(设计)人: | 温昊阳;侯波;周志平;方建旭;刘阳;黄建平;曹葵康;黄沄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00 | 代理人: | 刘煜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 密封圈 装置 组装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内密封圈的上料装置及组装装置,包括上料装置本体,上料装置本体包括输送模组、分离模组和拾取模组,输送模组用于使得若干密封圈排列整齐的进行传送;分离模组位于输送模组的末端,输送模组将密封圈传送至分离模组上后,密封圈在分离模组的作用下远离输送模组的末端,拾取模组将位于分离模组上的密封圈进行拾取并传送,以对密封圈进行上料;该上料装置利用输送模组将若干排列整齐的密封圈向分离模组上进行传送,当密封圈传送至分离模组上后,分离模组将该密封圈进行分离以使其远离输送模组的末端,远离输送模组末端的密封圈便于拾取模组进行拾取,以进一步提高上料模组的上料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动车的组装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机动车内密封圈的上料装置及组装装置。
背景技术
在机动车组装领域,通过机械自动化对其零部件进行组装越来越普及,而机动车内的密封圈作为两个部件之间的衔接物显得尤为重要,比如:密封圈在机动车的热交换器中的作用。
基于密封圈的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一般通过振动盘的方式进行上料,而如何对密封圈进行高效率的分料以及拾取是亟需要解决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用于机动车内密封圈的上料装置及组装装置,该上料装置通过分离模组将密封圈分离后,便于拾取模组拾取密封圈,提高上料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用于机动车内密封圈的上料装置,包括上料装置本体,所述上料装置本体包括:
输送模组,其用于使得若干密封圈排列整齐的进行传送;
分离模组,其位于所述输送模组的末端,所述输送模组将所述密封圈传送至所述分离模组上后,所述密封圈在所述分离模组的作用下远离所述输送模组的末端;
拾取模组,所述拾取模组将位于所述分离模组上的所述密封圈进行拾取并传送,以对所述密封圈进行上料。
优选地,所述输送模组包括第一驱动组件与输送通道,所述输送通道匹配所述密封圈,若干所述密封圈在所述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下沿所述输送通道方向进行传送。
优选地,所述输送模组还包括盖板,所述盖板固定安装于所述输送通道上,所述盖板位于所述输送通道内的所述密封圈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分离模组包括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用于阻停所述输送通道内的所述密封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二驱动组件、支撑架、伸缩杆和阻挡件,所述支撑架固定安装于所述输送通道上,所述第二驱动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伸缩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阻挡件,另一端活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所述阻挡件位于所述输送通道内的所述密封圈的上方,所述阻挡件在所述第二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下跟随所述伸缩杆沿竖直方向上做往复运动,以阻挡或远离所述输送通道内的所述密封圈。
优选地,所述分离模组还包括第三驱动组件与载台,所述载台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驱动组件,所述载台在所述第三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下沿竖直方向做往复运动,以使得所述密封圈在竖直方向上远离所述输送通道的末端。
优选地,所述分离模组还包括第四驱动组件,所述第三驱动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第四驱动组件上,所述载台在所述第三驱动组件与第四驱动组件的驱动力下分别沿竖直方向与水平方向做往复运动。
优选地,所述载台上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径大于所述密封圈的外径,所述密封圈在所述输送模组的作用下传送至所述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天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90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