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平面布局方式机臂机构、多旋翼无人机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7662.3 | 申请日: | 2021-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324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4 |
发明(设计)人: | 梅文凯;彭彦平;张万宁;柯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时代星光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27/08 | 分类号: | B64C27/08;B64C27/14 |
代理公司: | 成都蓉创智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76 | 代理人: | 游诚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平面 布局 方式 机构 多旋翼 无人机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非平面布局方式的机臂机构,包括用于安装在无人机机体(1)上的机臂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组件(2)包括在机体(1)上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机臂组(3)和第二机臂组(4),第一机臂组(3)与第二机臂组(4)在机体(1)的俯视视角上交错设置,第一机臂组(3)包括上机臂(5),第二机臂组(4)包括下机臂(6),上机臂(5)远离机体(1)的一端顶面均设有上桨叶(7),下机臂(6)远离机体(1)的一端底面均设有下桨叶(8),上桨叶(7)与下桨叶(8)的旋转方向相反,任意一个下机臂(6)在机体(1)的俯视视角上位于两个相邻上机臂(5)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非平面布局方式的机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臂(5)和下机臂(6)均为直机臂。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非平面布局方式的机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臂(5)远离机体(1)的一端顶面设有正装电机(9),正装电机(9)的输出端与上桨叶(7)相连接,下机臂(6)远离机体(1)的一端底面设有反装电机(10),反装电机(10)的输出端与下桨叶(8)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一种非平面布局方式的机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桨叶(7)所在平面与下桨叶(8)所在平面之间的距离大于正装电机(9)顶部与上机臂(5)底面的距离和反装电机(10)底部与下机臂(6)顶面的距离之和。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非平面布局方式的机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机臂(5)的个数与下机臂(6)的个数相同,第一机臂组(3)内设有至少三个上机臂(5),第二机臂组(4)内设有至少三个下机臂(6)。
6.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一种非平面布局方式的机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机臂组(3)内的所有上机臂(5)以机体(1)为中心呈圆周状均匀分布,第二机臂组(4)内的所有下机臂(6)以机体(1)为中心呈圆周状均匀分布,第一机臂组(3)与第二机臂组(4)内的所有上机臂(5)和下机臂(6)以机体(1)为中心呈圆周状均匀分布且在机体(1)的俯视视角上以机体(1)为中心在机体(1)的前后方向上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一种非平面布局方式的机臂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正前方设有任意一个上机臂(5)。
8.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上设有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非平面布局方式的机臂机构,第一机臂组(3)设于机体(1)侧面临近顶端处,第二机臂组(4)设于机体(1)侧面临近底端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旋翼无人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高度大于上机臂(5)的外径与下机臂(6)的外径之和。
10.一种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旋翼无人机的控制方法:
上桨叶7和下桨叶(8)运转时对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多旋翼无人机提供升力;
上桨叶(7)包括第一上桨叶(b)、第二上桨叶(d)、第三上桨叶(f),下桨叶(8)包括第一下桨叶(a)、第二下桨叶(c)、第三下桨叶(e);
以设于机体(1)正前方的设有第三上桨叶(f)的上机臂(5)的延伸方向为前进方向时:
当无人机上升时,所有上桨叶(7)和下桨叶(8)的转速增加,为飞机提供升力;
当无人机向前飞行时,位于机体(1)前方的第一下桨叶(a)、第三上桨叶(f)、第三下桨叶(e)的转速减少,位于机体(1)后方的第一上桨叶(b)、第二下桨叶(c)、第二上桨叶(d)的转速增加;
当无人机向左飞行时,位于机体(1)左侧的第二上桨叶(d)和第三下桨叶(e)的转速减少,位于机体(1)右侧的第一下桨叶(a)和第一上桨叶(b)的转速增加;
当无人机向右飞行时,位于机体(1)右侧的第一下桨叶(a)和第一上桨叶(b)的转速减少,位于机体(1)左侧的第二上桨叶(d)和第三下桨叶(e)的转速增加;
当无人机向左前方飞行时,第三下桨叶(e)的转速减少,第一下桨叶(a)、第二下桨叶(c)的转速增加,仅对下桨叶(8)内的各螺旋桨的转速进行分别调整,可在保持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的前提下,对无人机向左前方的转向进行微调;
当无人机向右前方飞行时,第一下桨叶(a)的转速减少,第二下桨叶(c)、第三下桨叶(e)的转速增加,仅对下桨叶(8)内的各螺旋桨的转速进行分别调整,可在保持无人机飞行的稳定性的前提下,对无人机向右前方的转向进行微调;
当无人机下降时,所有上桨叶(7)和下桨叶(8)的转速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时代星光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时代星光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766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卸车举升系统及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立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