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层阻变存储器的形成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6706.0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73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左青云;卢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微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45/00 | 分类号: | H01L45/00;H01L27/24 |
代理公司: | 上海恒锐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6 | 代理人: | 黄海霞 |
地址: | 20121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层 存储器 形成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层阻变存储器的形成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半导体衬底内形成有下电极,在半导体衬底上淀积第一氧含量的氧化物,形成位于半导体衬底上的第一阻变层;在第一阻变层上淀积第二氧含量的氧化物,形成位于第一阻变层上的第二阻变层,第二氧含量大于第一氧含量;在第二阻变层上淀积第一氧含量的氧化物,形成位于第二阻变层上的第三阻变层;对第三阻变层进行氧化处理,使得第三阻变层转换为第四阻变层,在第四阻变层上形成上电极;图形化上电极、第一阻变层、第二阻变层和第四阻变层,形成存储器。该方法可以提升淀积的阻变层材料的氧化物的可控性及可控制备,有利于提升阻变存储器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层阻变存储器的形成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存储器制造技术是半导体集成电路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摩尔定律不断发展,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的工作频率不断提升,对存储器的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主流的传统存储器已经很难满足性能要求。“存储墙”问题越来越突出,因此各种新型的存储器技术应运而生。
目前主要的新型存储器包括阻变存储器、磁存储器、相变存储器、铁电存储器等。在前沿研究中这些新型的存储器已经被证明具有更优异的特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这些新型存储器中,除了已经量产相变存储器外,其他的各类新型存储器都还未得到大规模的应用。新型存储器要能实现大规模生产,除了需要比现有主流存储器更好的性价比之外,其稳定可靠的生产工艺是至关重要的。
以氧化物阻变存储器为例,虽然存储器本身结构非常简单,但如何可控地制备是其大生产应用的关键所在。在现有技术中,阻变存储器通常为MIM三明治结构,此结构中的I为单一组分材料,易于控制和大规模应用。为了调制和提升阻变存储器特性,需要采用双层甚至是多层阻变层结构。以溅射淀积制备阻变层材料为例,通过改变溅射气体比例从而实现多层阻变材料淀积。但在实际工艺过程中,由于溅射靶材表面会被氧化,且随着溅射气体的不同而不同,使得溅射淀积开始时有一层氧化物不受控,影响阻变存储器件的一致性。
因此,如何实现对现有存储器中多层阻变结构处理过程的有效控制,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多层阻变存储器的形成方法,用以改善现有存储器中阻变层材料一致性和可控制备问题,提升存储器特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层阻变存储器的形成方法,该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所述半导体衬底内形成有下电极,且下电极接触所述半导体衬底的上表面;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淀积第一氧含量的氧化物,形成位于所述半导体衬底上的第一阻变层;在所述第一阻变层上淀积第二氧含量的所述氧化物,形成位于所述第一阻变层上的第二阻变层,所述第二氧含量大于所述第一氧含量;在所述第二阻变层上淀积第一氧含量的所述氧化物,形成位于所述第二阻变层上的第三阻变层;对所述第三阻变层进行氧化处理,使得所述第三阻变层转换为第四阻变层,所述第四阻变层的氧含量大于所述第三阻变层的氧含量;在所述第四阻变层上形成上电极;在所述第四阻变层上形成上电极;图形化上电极、第一阻变层、第二阻变层和第四阻变层,形成存储器。
本发明提供的存储器的形成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因第一阻变层的氧含量和第三阻变层的氧含量相同,三层阻变层的氧含量变化为低高低,类似“山峰型”,这样在工艺制造过程中,上一基片被制成存储器之后,开始制作下一基片,下一基片也是先开始淀积第一氧含量的氧化物。相比现有技术来说,现有是两层阻变层,第二阻变层的氧含量大于第一阻变层的氧含量,上一基片被制成存储器之后,开始制作下一基片,下一基片也需要先开始淀积第一氧含量的氧化物,但是受到前一基片的工序影响,淀积开始时会有一层高氧含量的氧化物,导致有一层氧化物不受控。而本申请采用类似“山峰型”的淀积方式,淀积开始和淀积结束时靶材表面氧含量状态一致,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淀积开始时有一层氧化物不受控,该方法提高了阻变层的一致性和可控性制备,提高存储器特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微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微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67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行为检测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 下一篇: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