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己二胺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5149.0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93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易伟;杨浴;刘文瑞;杜立秋;蒋卫和;屈铠甲 | 申请(专利权)人: | 昌德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C209/48 | 分类号: | C07C209/48;C07C211/12;C07C253/22;C07C253/20;C07C255/24;C07C231/02;C07C237/06;C07C227/22;C07C227/18;C07C22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英创嘉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47 | 代理人: | 董琳 |
地址: | 414000 湖南省岳阳市岳阳经济***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己二胺 方法 | ||
1.一种制备己二胺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S1、在重排法制己内酰胺的废液中加入酸性溶液并进行回流反应,得到第一产物;
S2、将所述第一产物减压脱水后加至醇类溶剂中进行溶解并过滤,得到第二产物;
S3、在所述第二产物中加入带水剂进行酯化反应得到第三产物;
S4、将所述第三产物与脱水催化剂和氨源接触并进行氨解反应得到氨基己腈;
S5、将氨基己腈提纯后与加氢催化剂接触并进行加氢反应,得到己二胺;
其中,所述重排法制己内酰胺的废液为选自硫酸液相重排法制己内酰胺的废液和硫酸气相重排法制己内酰胺的废液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所述重排法制己内酰胺的废液含有水、6-氨基己酸、己内酰胺及己内酰胺的聚合物;以重量计并以所述重排法制己内酰胺的废液的重量为基准,所述重排法制己内酰胺的废液中含有不多于90重量%的水和总重量不少于5重量%的6-氨基己酸、己内酰胺及己内酰胺的聚合物;所述己内酰胺的聚合物包括环状聚合物及链状聚合物;
优选地,所述重排法制己内酰胺的废液中含有不多于65重量%的水和总重量不少于18重量%的6-氨基己酸、己内酰胺及己内酰胺的聚合物;
可选地,所述重排法制己内酰胺的废液为浓缩后固液分离的废液;以重量计并以所述重排法制己内酰胺的废液的重量为基准,所述重排法制己内酰胺的废液中含有不多于50重量%的水和总重量不少于35重量%的6-氨基己酸、己内酰胺及己内酰胺的聚合物;
优选地,所述重排法制己内酰胺的废液中含有8-12重量%的己内酰胺、5-10重量%的6-氨基己酸、1-5重量%的己内酰胺的聚合物和6-10重量%的硫酸铵和2-13重量%的其余杂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以重量计并以所述重排法制己内酰胺的废液的重量为基准,所述重排法制己内酰胺的废液的固含量为30%-50%重量%;
以所述重排法制己内酰胺的废液中含有的己内酰胺和己内酰胺聚合物的总重量计,所述酸性溶液的加入量为0.01-0.06mL/g,所述醇类溶剂的使用量为0.05-5mL/g;所述带水剂的使用量为0.01-0.05mL/g。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酸性溶液为有机酸和/或无机酸;
可选地,所述有机酸为一元羧酸的一种或几种混合物;优选的,所述有机酸选自甲酸、乙酸、丙酸和丁酸中的至少一种;更优选地,所述有机酸为乙酸;
可选地,所述无机酸选自硫酸、盐酸、硝酸和磷酸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醇类溶剂选自一元醇、二元醇或其混合物;
可选的,所述一元醇选自甲醇、乙醇和丙醇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二元醇选自乙二醇、丙二醇和丁二醇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醇类溶剂为乙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带水剂选自环己烷、甲基环己烷、苯和甲苯中的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重排法制己内酰胺的废液:脱水催化剂:氨源的质量比为1:(0.001-0.5):(0.01-0.8),优选为1:(0.01-0.1):(0.2-0.5)。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脱水催化剂选自分子筛、五氧化二磷、三氯氧磷和五氯化磷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氨源选自液氨、草酸胺、甲酰胺、氯化铵、碳酸氢铵、硫酸铵和磷酸铵中的至少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加氢催化剂选自铜系催化剂、镍系催化剂和Pd/C催化剂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
步骤S1中,所述回流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为90-130℃,时间为4-12h;
步骤S2中,所述减压脱水的条件包括:压力为-0.08~-0.3MPa,温度为50-80℃,时间为2-8h;
步骤S3中,所述酯化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为80-120℃,时间为3-10h;
步骤S4中,所述氨解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00-200℃,时间为5-10h;
步骤S5中,所述加氢反应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50-300℃,氢气压力为0.5-3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昌德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昌德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51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