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堰塞坝内部沉降及其基础变形的自动化监测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2809.X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9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钱亚俊;何宁;彭绍才;杜泽快;周彦章;郑栋;许滨华;汪璋淳;张桂荣;李登华;孙汝建;何斌;杨建国;梅聚福;张贤;张中流;杜怡谦 | 申请(专利权)人: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C5/00 | 分类号: | G01C5/00;G01B7/24 |
代理公司: | 江苏致邦律师事务所 32230 | 代理人: | 樊文红;尹妍 |
地址: | 21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堰塞坝 内部 沉降 及其 基础 变形 自动化 监测 装置 方法 | ||
1.一种堰塞坝内部沉降及其基础变形的自动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化监测装置埋设于堰塞坝内部,包括若干位移监测单元(3)、连接位移监测单元(3)的套管(4)和终端;
所述位移监测单元(3)组成包括位移传感器(12)、刚性基准杆(5)、第一限位固定夹(13)、第二限位固定夹(11)、位移块(7)和连接件(8);
所述位移传感器(12)的上部和下部分别通过第一限位固定夹(13)、第二限位固定夹(11)固定于刚性基准杆(5)上;位移传感器(12)的位移杆(9)从下部伸出,通过连接件(8)固定于位移块(7)上;所述位移块(7)上设有第一连接孔(16)和第二连接孔(17),所述刚性基准杆(5)穿过第一连接孔(16)与位移块(7)活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孔(17)固定连接件(8);连接件(8)下部突出与第二连接孔(17)嵌合,上部有凹陷孔,用于固定位移杆(9);
所述位移块(7)周边对称设有弹性爪固定点(15),弹性爪固定点(15)处固定有垂直于位移块(7)平面的弹性爪(6),所述弹性爪(6)呈弧形并具有弯曲弹性,使位移监测单元(3)在堰塞坝内部固定;位移块(7)侧边有线缆通道,将位移传感器(12)的信号传输至外部终端;各位移传感器(12)并联连接;
相邻若干位移监测单元(3)的刚性基准杆(5)首尾连接,连接处通过所述套管(4)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固定夹(13)、第二限位固定夹(11)结构相同,均包括第一贯通孔(21)和第二贯通孔(22),刚性基准杆(5)穿过第一贯通孔(21),位移传感器(12)穿过第二贯通孔(22),使位移传感器(12)固定于刚性基准杆(5)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固定夹(13)、第二限位固定夹(11)均为3瓣元件构成的装配式组件,3瓣元件连接后形成第一贯通孔(21)和第二贯通孔(22);3瓣元件上设有相应的贯通孔道(19),螺杆穿过贯通孔道(19)将3瓣元件固定装配在一起;
所述第一限位固定夹(13)、第二限位固定夹(11)上设有止头螺孔(20),止头螺丝穿过止头螺孔(20)将第一限位固定夹(13)、第二限位固定夹(11)、刚性基准杆(5)、位移传感器(12)加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块(7)上设有定位链固定点(18),定位链(18)上固定定位链的一端,定位链另一端固定于刚性基准杆(5)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12)上还设有位移传感器保护筒(10),所述位移传感器保护筒(10)设置于第二限位固定夹(11)和位移块(7)之间,套设在位移传感器(12)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基准杆(5)两端设有外螺纹,套管(4)内有相应的内螺纹,刚性基准杆(5)和套管(4)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刚性基准杆(5)两端距离外螺纹固定距离处设有通孔;所述套管(4)中部设有同样的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化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12)选用电感式大量程位移传感器,其位移杆独立于位移传感器仪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2809.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视型避雷器防护罩
- 下一篇:无注入终端的SIC肖特基二极管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