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气轮机组烟气脱硝喷氨与烟气均流一体化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62204.0 | 申请日: | 2021-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538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8 |
发明(设计)人: | 葛春亮;袁静娟;杨一理;尤晨昱;邓丽萍;徐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1 | 代理人: | 张羽振 |
地址: | 310012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气轮机 烟气 脱硝喷氨 一体化 装置 | ||
1.一种燃气轮机组烟气脱硝喷氨与烟气均流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余热锅炉(1)、喷氨格栅和多孔板(6);喷氨格栅和多孔板(6)均位于余热锅炉(1)内,并且多孔板(6)位于喷氨格栅下游;喷氨格栅包括喷氨格栅主管(3)、喷氨格栅支管(4)和喷氨格栅喷孔(5),喷氨格栅主管(3)两侧均匀布置有喷氨格栅支管(4),喷氨格栅支管(4)上设有喷氨格栅喷孔(5);多孔板(6)通过支撑梁(7)固定在余热锅炉(1)内部;进气管(2)位于喷氨格栅与多孔板(6)之间,进气管(2)与喷氨格栅连通,并且进气管(2)通过支撑梁(7)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组烟气脱硝喷氨与烟气均流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余热锅炉(1)为出口连接烟囱的余热锅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组烟气脱硝喷氨与烟气均流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氨格栅为耙式喷氨格栅,喷氨格栅两端固定在余热锅炉(1)内壁;喷氨格栅主管(3)内径为喷氨格栅支管(4)内径的1.0-2.5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轮机组烟气脱硝喷氨与烟气均流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氨格栅支管(4)径向截面面积为喷氨格栅喷孔(5)径向截面面积之和的3-10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组烟气脱硝喷氨与烟气均流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多孔板(6)开孔率为40-60%,孔径为Φ20-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组烟气脱硝喷氨与烟气均流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氨格栅和多孔板的间距在600-1200mm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组烟气脱硝喷氨与烟气均流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管(2)上的支撑件(9)通过连接件(8)与支撑梁(7)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轮机组烟气脱硝喷氨与烟气均流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件(8)和支撑梁(7)均为槽钢;支撑件(9)为U形件,U形件两侧的耳板与连接件(8)通过螺栓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组烟气脱硝喷氨与烟气均流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梁(7)两端通过螺栓固定于余热锅炉(1)内壁,支撑梁(7)与多孔板(6)通过螺栓连接。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轮机组烟气脱硝喷氨与烟气均流一体化装置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烟气进入余热锅炉(1),氨空气混合气依次经进气管(2)、喷氨格栅主管(3)、喷氨格栅支管(4)和喷氨格栅喷孔(5)喷入余热锅炉(1),与烟气混合;
S2、氨空气混合气和烟气混合后的气流与多孔板(6)的板壁碰撞返混,使氨空气混合气和烟气进一步混合均匀;
S3、最后气流通过多孔板(6)的孔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天地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622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结构的密封罐
- 下一篇:一种分体式缆载吊机及施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