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区间动态状态估计的谐波源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56345.1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362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5 |
发明(设计)人: | 邵振国;林洪洲;陈飞雄;张嫣;李壹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3/163 | 分类号: | G01R23/163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张灯灿;蔡学俊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区间 动态 状态 估计 谐波 定位 方法 | ||
1.一种基于区间动态状态估计的谐波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区间数分别描述线路参数与量测误差的不确定性,建立区间谐波状态估计模型;
进行量测优化配置;
基于区间谐波状态估计模型,进行区间动态谐波状态估计,并确定谐波源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间动态状态估计的谐波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区间谐波状态估计模型的具体方法如下:
根据量测装置采集数据类型,将节点谐波电压以及支路谐波电流作为量测数据对象;
节点谐波电压的量测方程为:
支路谐波电流的量测方程为:
其中,为节点谐波电压,为节点阻抗矩阵,为谐波注入电流,为支路谐波电流,分别表示对地谐波导纳和支路谐波导纳,ij表示节点i与节点j之间的支路,ii表示节点i与地之间的支路,h为谐波频次,表示节点i对应的第h次节点谐波电压,表示谐波节点阻抗矩阵的第i行;
计及量测误差与线路参数的不确定性,搭建区间谐波状态估计模型:
其中,上标I表示该数为区间数;zI为量测量区间形式,即下标k、kl分别表示网络中能够测量到的节点和支路信息,zI由考虑量测误差的量测节点谐波电压和量测支路谐波电流区间值构成;HI为量测矩阵区间形式,由式(1)(2)构成,其中的元素均为考虑线路不确定性后的区间数;为谐波注入电流区间形式,即为状态量,作为评判谐波来源的标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间动态状态估计的谐波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进行量测优化配置的具体方法如下:
根据系统完全可观性要求,量测优化配置需让全网节点均可观,测量规则如下:
1)若节点存在量测装置,则该节点的状态完全可观;
2)在某节点电压可观时,通过支路电流量测使对端节点的状态可观;
因此结合节点可观性定义,建立谐波量测优化配置的0-1规划模型:
式中,T为关联矩阵,E为n×1维的单位阵,β1和β2为权重系数,f1=XTX为量测装置的总数,f2=(E-AX)T(E-AX)反映冗余度大小,X为量测节点配置情况,其定义如下:
上述模型在满足完全可观约束的前提,实现量测的最优配置;上述模型采用离散二进制粒子群算法求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区间动态状态估计的谐波源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区间谐波状态估计模型,进行区间动态谐波状态估计,其具体方法如下:
基于误差上界最优的区间卡尔曼滤波将增益区间矩阵化为点矩阵,其谐波电流区间值的保守性更低且易收敛,便于谐波源定位;
在预测阶段,获取区间谐波电流预测值以及区间先验误差矩阵,如下所示:
式中,上标-表示先验估计,上标+表示后验估计,上标I表示其元素均为区间数,下标k表示k时刻的量,下标k+1表示k+1时刻的量,即下一时刻,上标^表示估计值;表示k+1时刻的先验区间误差矩阵,即区间谐波电流预测值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表示k时刻的后验区间误差矩阵,即区间谐波电流最优估计值与真实值之间的误差;表示k时刻的后验区间谐波电流估计值;表示k+1时刻的先验区间谐波电流估计值,即预测值;A为状态转移矩阵,相邻时间内的谐波电流保持不变,定为单位矩阵;Q为系统误差矩阵;
在校正阶段,通过增益矩阵并结合量测量修正区间谐波电流预测值,以此获取最优区间谐波电流估计值,同时更新后验区间误差矩阵,以进行下一时刻的谐波电流估计,直到当前时刻k不小于设定时刻N则停止迭代,如下所示:
式中,上标m表示区间数的中点,上标r表示区间数的半径,上标-1表示对矩阵求逆;Kk+1为k+1时刻的增益矩阵;R为噪声误差矩阵;G为单位矩阵;nx、ny为区间矩阵中的列数与行数;HI为区间量测矩阵;Hr,ij表示除(i,j)之外的元素均为零的半径量测矩阵,Hm为中点量测矩阵,由HI的中点构成;表示k+1时刻的后验区间谐波电流估计值,即校正后的区间谐波电流最优估计值;为k+1时刻的区间观测值;为k+1时刻的后验区间误差矩阵;表示的误差最优上界矩阵,即鉴于原式(10)中式子较长,因此将部分参数简写,由单一参数替代,如式(8)(9)所示;
其中最优上界通过下式获取:
参数取值如下:
式中,上标-1在此表示取倒数;tr()表示矩阵的迹;MI为区间对称矩阵;diag()为对角矩阵;Mr,ij表示除(i,j)之外的元素均为零的半径矩阵;Mr为半径矩阵;Mm为中点矩阵,由MI的中点构成;为MI最优上界的平方形式;β表示使区间矩阵的上界最优的取值参数;下标mid对应中点矩阵Mm,下标ii对应半径对角矩阵diag(Mr),下标kl、ij分别对应除(k,l)和(i,j)之外的元素均为零的半径矩阵Mr,kl和Mr,ij;
根据半正定矩阵性质,如果M≥N≥0,则M1/2≥N1/2≥0,将式转化为最终的最优上界;
基于谐波源节点与非谐波源节点之间的差异,定义平均零偏差αavg,计算谐波电流与零值之间的差值,以此评估定位结果:
其中c(·)表示区间中点,表示谐波电流区间估计值,Nm表示监测样本总数;
当αavg小于判断阈值λ时,表明该节点为非谐波源节点;反之,则为谐波源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634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平滑处理充值消耗的数据处理方法
- 下一篇:全自动CCD片材对位印刷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