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维持星座构型的方法、装置及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55151.X | 申请日: | 2021-1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4157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28 |
| 发明(设计)人: | 吴凡;乐欣龙;曹喜滨;耿云海;王峰;陈雪芹;邱实;郭金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5D1/10 | 分类号: | G05D1/10 |
| 代理公司: | 西安维英格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53 | 代理人: | 李斌栋;归莹 |
| 地址: | 150006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维持 星座 构型 方法 装置 介质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维持星座构型的方法、装置及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由地面站上注的标称轨道参数和时间戳;当所述卫星在接收到第m次经过设定目标点时,根据上注的标称轨道参数通过递推计算获得自接收到上注时间戳至第m次经过设定目标点的时段内的平均标称轨道参数;根据所述平均标称轨道参数以及第m次经过设定目标点时的卫星轨道参数获取第m次经过设定目标点时对应的轨道偏差量;当经过设定目标点的次数m大于设定的次数阈值,根据所述轨道偏差量和轨道控制目标类型选取点火位置的纬度辐角、速度增量及点火时长;根据点火位置的纬度辐角、速度增量及点火时长进行点火以完成轨道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卫星运行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维持星座构型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背景技术
低轨道卫星通常为圆轨道,因其轨道高度低、传输延时短、路径损耗小等特性,引起了巨型星座设计者和运营商的浓厚兴趣。
星座中的卫星在轨除了受地球引力作用外,还受到包括地球扁率摄动、日月引力摄动、大气阻力摄动以及太阳光压等摄动力的作用;不仅如此,由于星座中各卫星的入轨偏差及摄动力的不同,引起星座中卫星受到不同程度的轨道衰减和卫星间相位漂移,导致星座构型发散。如果不对星座构型进行维持,将最终导致星座结构失调,并影响星座的服务性能。
为了实现星座的构型维持,常规方案通常是首先通过星座内各颗卫星的轨道数据选取一颗基准星;接着,计算出星座内除基准星以外的其他卫星的速度增量(比如推力器的开机时长和开机地点);随着通过地面站向其他卫星上注推力器开机时长以进行星座构型维持。
基于上述常规方案所阐述,如果完全依靠地面站进行控制量计算与上注,会加大地面管理星座的难度且由于上注时长所造成的延时,导致难以准确进行星座构型维持,进而影响卫星星座的构型维持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维持星座构型的方法、装置及介质;能够降低地面站对于大规模星座构型的管控难度,并且提高了卫星星座构型维持的控制精度。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维持星座构型的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星座内除基准星以外的其他卫星中的任一卫星,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由地面站上注的标称轨道参数和时间戳;
当所述卫星在接收到第m次经过设定目标点时,根据上注的标称轨道参数通过递推计算获得自接收到上注时间戳至第m次经过设定目标点的时段内的平均标称轨道参数;
根据所述平均标称轨道参数以及第m次经过设定目标点时的卫星轨道参数获取第m次经过设定目标点时对应的轨道偏差量;
当经过设定目标点的次数m大于设定的次数阈值,根据所述轨道偏差量和轨道控制目标类型选取点火位置的纬度辐角、速度增量及点火时长;
根据点火位置的纬度辐角、速度增量及点火时长进行点火以完成轨道控制。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维持星座构型的装置,所述装置应用于星座内除基准星以外的其他卫星中的任一卫星,所述装置包括:接收部分、递推计算部分、获取部分、选取部分和点火部分;其中,
所述接收部分,经配置为接收由地面站上注的标称轨道参数和时间戳;
所述递推计算部分,经配置为当所述卫星在接收到第m次经过设定目标点时,根据上注的标称轨道参数通过递推计算获得自接收到上注时间戳至第m次经过设定目标点的时段内的平均标称轨道参数;
所述获取部分,经配置为根据所述平均标称轨道参数以及第m次经过设定目标点时的卫星轨道参数获取第m次经过设定目标点时对应的轨道偏差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51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