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电编码器的粗码精码的校正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53603.0 | 申请日: | 2021-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936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1 |
发明(设计)人: | 赵长海;万秋华;于海;卢新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B11/26 | 分类号: | G01B11/26;G01D18/00 |
代理公司: | 长春中科长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22218 | 代理人: | 高一明;郭婷 |
地址: | 130033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电 编码器 粗码精码 校正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编码器的粗码精码的校正方法和装置,先将光电编码器通电,旋转光电编码器,记录下每一路粗码与精码之间的偏差值,最后求出偏差值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根据偏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确定精码偏差校正值。在断校正测试完成后即进入正常工作模式,在正常工作模式时,每次在进行精码粗码校正时,都以修正后的精码角度值作为基准值对粗码进行校正,编码器最终输出的角位移值为校正后的粗码值与修正后的精码值连接后的值。这样能保证修正后,粗码对精码的偏差值是正负均匀分布的,在进行精码粗码校正时超校正的概率降低,增加了编码器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编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电编码器的粗码精码的校正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光电轴角编码器,又称光电角位置传感器,是一种集光、机、电为一体的精密数字测角装置。绝对式光电轴角编码器的圆形码盘上沿径向有若干条同心码道,每条码道上由透光和不透光的扇形区间组成。在码盘的一侧是发光元件,另一侧对应每一码道有一光敏元件,每一个发光元件和光敏元件配对称为一个读数头。当码盘处于不同位置时,各光敏元件根据受光照与否以及光照的强弱输出不同的电流信号,该电流信号与电阻进行串联,电阻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电压信号,该电压信号称为编码器的原始输入信号。
编码器的精度,通过将粗码角度值和精码角度值进行连接,组成编码器的绝对角位置数据。码盘由于刻画误差的存在,在实际刻画时,会刻画一圈校正码道,校正码道用于校正粗码和精码之间的刻画偏差,当粗码的刻画位置与理论位置的偏差在一定范围内时,校正码道即可对此偏差进行修正,以使编码器输出正确的角度数据。
在进行精码和粗码校正前,先将编码器带校正码的粗码和精码各自译为自然二进制码。设粗码的位数为m,最高位为m-1位,最低位为第0位,粗码记为A,每一位为Am-1Am-2...A1A0,其中A0为校正码。精码细分后的位数为n,精码记为J,最高位为Jn-1,最低位为J0,每一位为Jn-1Jn-2...J1J0,不同精度的编码器m、n不同。
编码器在进行装调时,精码和粗码之间的偏差在一定范围时,以精码作为基准,通过校正码的数值,将粗码的偏差校正过来,防止编码器的粗码和精码不能顺利连接导致编码器错码,校正范围为精码的±周期。当精码和粗码之间的偏差为0时,即每次粗码A的最低位校正码A0的数值都与精码J的最高位Jn-1相同时,此时可以不进行校正,直接将粗码的高m-1位与精码组合为Am-1Am-2...A1Jn-1Jn-2...J1J0,即为编码器的角度值。但是在编码器实际装调时,精码和粗码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偏差,且该偏差一般不是正负均匀分布的。比如,在不同位置时,粗码和精码之间的偏差在周期时,此时编码器不会错码,但是当编码器使用一段时间或者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粗码和精码之间的偏差有可能超过+周期而导致编码器错码无法使用,从而降低编码器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光电编码器的粗码精码的校正方法和装置,在每次对精码粗码校正时,都是以修正后的精码角度值作为基准值对粗码进行校正,光电编码器最终输出的角位移值为校正后的粗码值与修正后的精码值连接后的值,从而增加了光电编码器的可靠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电编码器的粗码精码的校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光电编码器通电,旋转所述光电编码器,采集所述光电编码器粗码译码后的第一粗码角度值和第一精码细分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5360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