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钢轨用碟形弹簧减振扣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41163.7 | 申请日: | 2021-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471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郝晨星;孙方遒;丁德云;李贵花;乔昶;杨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9/30 | 分类号: | E01B9/30;E01B9/34;E01B9/68;E01B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旭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83 | 代理人: | 李丽 |
地址: | 10007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钢轨 用碟形 弹簧 扣件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钢轨用碟形弹簧减振扣件,包括:下底板、碟形弹簧组、上顶板、绝缘限位块及轨距调整块,其中,下底板包括在两端形成的向上突起的带孔侧板;上顶板设置在下底板之上,并且在上顶板的两端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呈中心对称的凸块,绝缘限位块以及轨距调整块设置在上顶板的凸块与下底板的带孔侧板之间,绝缘限位块上的凸起穿过轨距调整块中的通孔并插入带孔侧板的孔中,由此限制上顶板相对于下底板的横向和纵向的移动;碟形弹簧组设置在下底板与上顶板之间,并且在上顶板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多个限位凸台,碟形弹簧组的各碟形弹簧卡在对应的限位凸台上,用于为设置在上顶板上两凸块之间的钢轨提供弹性支撑,由此减少振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轨道交通钢轨用碟形弹簧减振扣件。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迅速发展,以及广大市民对振动噪声影响的关注,轮轨振动引起的振动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成为轨道交通建设中不容忽视的问题。在轨道上安装减振扣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且减振扣件具有建设成本低、施工便捷、维修更换方便等优点。
现有的轨道减振扣件大体可以分为:1、剪切型减振扣件,以“科隆蛋”作为代表,其特点是利用顶板(承轨板)与底座之间的硫化胶圈的剪切变形来获得弹性,由于橡胶剪切刚度较低,可以获得较好的减振效果。2、压缩型减振扣件,以洛德(LORD)扣件为代表,其特点是利用弹性材料将顶板(承轨板)与底板(用于联接基础)粘接起来,利用弹性材料提供弹性,在最初的设计中顶板与底板均为平面,后来由于其横向刚度显著小于垂向刚度,不利于保持轨距,将顶板和底板以波浪形配合以增加横向刚度。3、支撑轨腰的扣件——先锋扣件,以潘得路公司开发的先锋扣件(VENGARD)为代表,这种扣件用弹性块从轨腰和轨颚悬起钢轨,弹性块被固定在铸铁侧板中,列车荷载通过侧板传递到轨枕上。
但是,上述现有技术的扣件仍存在应力集中现象,扣件稳定性易降低、易老化、结构复杂等不足,因此需要开发新的技术和设备,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部分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提供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钢轨用碟形弹簧减振扣件,其可以大幅降低轨道振动对于外界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采用金属的碟形弹簧减振结构,垂向占用空间更小,同时避免了传统橡胶、聚氨酯材料减振扣件的材料老化问题,可用于新建城轨线路中有减振需求的地段,或在现有城轨线路中振动影响较大的区段进行扣件更换的减振改造。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轨道交通钢轨用碟形弹簧减振扣件,包括:
下底板(8)、碟形弹簧组(10)、上顶板(11)、绝缘限位块(12)以及轨距调整块(13),
其中,下底板(8)包括在两端形成的向上突起的带孔侧板(8-1);两个带孔侧板(8-1)呈中心对称;
上顶板(11)设置在下底板(8)之上,并且在上顶板的两端的上表面上形成有呈中心对称的凸块,绝缘限位块(12)以及轨距调整块(13)设置在上顶板(11)的凸块与下底板(8)的带孔侧板(8-1)之间,绝缘限位块(12)上的凸起(12-1)穿过轨距调整块(13)中的通孔(13-1)并插入带孔侧板(8-1)的孔中,由此限制上顶板(11)相对于下底板(8)的横向和纵向的移动;
碟形弹簧组(10)设置在下底板(8)与上顶板(11)之间,并且在上顶板的下表面上形成有多个限位凸台(11-1),碟形弹簧组(10)的各碟形弹簧(10-1)卡在对应的限位凸台(11-1)上,用于为设置在上顶板(11)上两凸块之间的钢轨(1)提供弹性支撑,由此减少振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上顶板(11)的凸块包括用于固定弹性扣压件(3)的第一凸块(11-2)。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所述轨道交通钢轨(1)用碟形弹簧减振扣件还包括绝缘轨距块(2)和弹性扣压件(3),弹性扣压件(3)固定在第一凸块(11-2)上并且通过绝缘轨距块(2)压紧钢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九州一轨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4116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承重式复合隔吸声板
- 下一篇:一种复合材料的液压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