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面墙体减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30694.6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8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袁士才;刘合敏;周维莉;李永强;应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远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8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81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墙体 减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面墙体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墙体地面下方两侧固定埋设阻尼器,将墙体向下接入到阻尼器上,依靠阻尼器转化吸收震动,实现减震防护。本发明能够提高地面墙体的减震抗震效果,易于在已有墙体上实施,能够极大地提高对墙体的保护效果,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减震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面墙体减震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属于地震多发国家,随着人们防震抗震意识的加强,在地震多发地区,现代建筑在设计和建造时均会考虑减震防护方面的需求。但对于一些农村老旧的建筑墙体,以及部分景点早期时间修筑的装饰性墙体。这类墙体通常为砌块修建且外表面粉刷涂层;又因为是基于地面修建,高度不高,故通常均没有设在抗震结构,没有考虑防震效果。这种旧的砌体墙体一般面积大,随着年久强度下降,在地震作用下抗震强度低,砌体完全依靠自身的粘接力抵抗剪力,容易发生破碎性崩塌,安全隐患较大。
故随着人们抗震意识的提升和安全需求的提高,有必要设计一种针对地面墙体的减震防护方法,以提高墙体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首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怎样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墙体减震抗震效果的地面墙体减震方法,并使其易于在已有墙体上实施,能够极大地提高对墙体的保护效果,降低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地面墙体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墙体地面下方两侧固定埋设阻尼器,将墙体向下接入到阻尼器上,依靠阻尼器转化吸收震动,实现减震防护。
这样,同时墙体整体加固后接入到地下的阻尼器上,地震发生时,墙体左右摆动的力能够传递到下方阻尼器上并被吸收转化,起到减震防护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墙体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先对墙体表面进行整体加固,将墙体整体加固后再接入到阻尼器上。
这样,先对墙体表面进行加固,更好地防止其破碎崩塌,使其特别适用于老旧墙体修复加固时实施。
进一步地,本方法依靠一种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实现,所述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包括墙体本体,墙体本体上设置有墙体加固结构,还包括对称地固定埋设在墙体两侧地面下方的阻尼器,墙体加固结构下端和阻尼器相连。
这样,在墙体加固结构对墙体加固后再连接到下端固定预埋的阻尼器上,地震发生时能够将振动传递到阻尼器上吸收转化,起到很好地减震防护加固效果。所述加强地面墙体结构,通常为已有墙体经加强施工处理后得到。
进一步地,墙体本体下方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支撑地梁,阻尼器浇筑固定到支撑地梁内。
这样,支撑地梁能够更好地实现对墙体的支撑,同时能够实现阻尼器的可靠固定。
进一步地,支撑地梁包括沿墙体宽度方向设置且两端沿墙体宽度方向往两侧外部延伸出一截的横梁,还包括沿墙体纵向方向设置于墙体本体下方的纵梁,横梁和纵梁固接为一体。
这样墙体受震横向摆动时,通过墙体加固结构作用到支撑地梁上,其中横梁能够在横向上的支撑作用,很好地防止墙体倾翻倒塌。纵梁和横梁固接为一体,保证了支撑地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进一步地,横梁至少具有沿墙体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两根。
这样,可以更好地防止侧翻。
进一步地,所述纵梁有两根并对称设置于墙体本体两侧下方,每根纵梁的内侧部分延伸进入到墙体本体正下方,外侧部分向外露出于墙体本体正下方,两根纵梁之间内侧不相接触,阻尼器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地安装在纵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师范学院,未经长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06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