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地面墙体减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30694.6 | 申请日: | 2021-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0888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25 |
发明(设计)人: | 袁士才;刘合敏;周维莉;李永强;应赛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江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B2/00 | 分类号: | E04B2/00;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远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8 | 代理人: | 伍伦辰 |
地址: | 40810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面 墙体 减震 方法 | ||
1.一种地面墙体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墙体地面下方两侧固定埋设阻尼器,将墙体向下接入到阻尼器上,依靠阻尼器转化吸收震动,实现减震防护;
先对墙体表面进行整体加固,将墙体整体加固后再接入到阻尼器上;
本方法依靠一种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实现,所述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包括墙体本体,墙体本体上设置有墙体加固结构,还包括对称地固定埋设在墙体两侧地面下方的阻尼器,墙体加固结构下端和阻尼器相连;
所述加强型地面墙体结构,是在已有地面墙体的基础上,依靠以下加固施工方法获得,所述加固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对待加强的地面墙体测绘获得其尺寸数据,根据待加强的地面墙体长度在工厂预制两条纵梁,纵梁宽度小于墙体宽度,纵梁上表面中部位置按照固定间隔预浇固定好多个阻尼器;纵梁中至少在靠近两端位置各设置有一段横梁连接段,横梁连接段上设置有若干横向穿孔;纵梁由多节预制的纵梁节段拼接得到,每节纵梁节段端部设置有榫卯配合结构实现对接;
b现场开挖纵梁安装槽,纵梁安装槽布置在待加强的地面墙体两侧下端位置,纵梁安装槽一部分深入到待加强的地面墙体正下方,一部分位于地面墙体外侧;纵梁安装槽采用根据纵梁节段长度逐段开挖,每挖完一节后即填入一节纵梁节段,并将纵梁节段上表面和地面墙体之间位置填实,阻尼器上方位置留出空隔,直到所有纵梁安装完毕;
c在纵梁的横梁连接段位置开挖横梁安装槽,横梁安装槽贯穿地面墙体下方设置,挖完后现浇横梁,横梁现浇过程中设置连接筋贯穿纵梁上的横向穿孔,使得横梁和纵梁固接为一体;横梁现浇时使其至少部分区域和上方的地面墙体下端固连;
d当地面墙体表面具有装饰层时,先除下地面墙体两侧表面的装饰层,露出墙体本体,在墙体本体两侧表面对应设置阻尼器的位置开凿出竖向的钢管槽,钢管槽上端正对的墙体本体上表面设置支撑板,支撑板两端下方垫有翼板;
e将钢丝网铺设在墙体本体两侧表面并采用铆钉固定,钢丝网位于钢管槽的位置往内压入到钢管槽内;
f将钢丝绳搭接到支撑板上,并在两端穿上钢管后再将下端拉紧固定到阻尼器上,使得钢管被压紧到钢管槽内并压住钢丝网;
g重新粉刷或铺设表面层和/或装饰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墙体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墙体本体下方设置有钢筋混凝土材料的支撑地梁,阻尼器浇筑固定到支撑地梁内;
支撑地梁包括沿墙体宽度方向设置且两端沿墙体宽度方向往两侧外部延伸出一截的横梁,还包括沿墙体纵向方向设置于墙体本体下方的纵梁,横梁和纵梁固接为一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墙体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横梁至少具有沿墙体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两根;
所述纵梁有两根并对称设置于墙体本体两侧下方,每根纵梁的内侧部分延伸进入到墙体本体正下方,外侧部分向外露出于墙体本体正下方,两根纵梁之间内侧不相接触,阻尼器沿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地安装在纵梁上。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墙体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纵梁为多根预制的纵梁节段沿纵向拼接得到,纵梁节段对接端设置有榫卯配合结构实现对接,横梁为现浇得到并和纵梁浇筑为一体;
纵梁中与横梁相接位置留有若干横向穿孔,横梁现浇进入该横向穿孔并固接为一体。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面墙体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横梁上端和墙体本体固定连接为一体,纵梁上端和墙体本体之间隔离设置并填充有回填土。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面墙体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墙体加固结构,包括整体铺设布置于墙体本体两侧和表面层之间的钢丝网,还包括竖向设置在钢丝网上的钢丝绳,钢丝绳两端向下拉接在墙体上呈倒U形结构,钢丝绳对应阻尼器设置且下端和阻尼器连接;
钢丝绳下端通过关节轴承连接到阻尼器上;
墙体本体的两侧对应阻尼器位置沿竖向开设有钢管槽,钢管槽内设置有钢管,钢丝网位于钢管槽位置具有内凹的型面并被钢管压接在钢管槽内,钢丝绳贯穿设置在钢管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地面墙体减震方法,其特征在于,钢丝绳上端越过墙体本体顶部的位置和墙体本体之间设置有支撑结构,支撑结构包括沿宽度方向设置在墙体本体上表面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表面还设置有截面呈弧形的绳槽,钢丝绳拉接在绳槽内;
支撑板两端位置下方和墙体本体顶部之间还垫设有两块向外延伸出支撑板宽度方向的翼板;
钢丝网外表面相贴设置有装饰墙面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江师范学院,未经长江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30694.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