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量固体沥青反射率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7584.4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526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勇;陈世加;路俊刚;刘向君;肖正录;尹相东;何鑫;牟蜚声;朱星丞;蒋奇君;罗力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4/08 | 分类号: | G01N24/08 |
代理公司: | 成都方圆聿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1 | 代理人: | 邓永红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核磁共振 测量 固体 沥青 反射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量固体沥青反射率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采集样品,开展常规方法固体沥青反射率测定,输入固体沥青反射率的实测数据;(2)利用核磁共振横向弛豫时间T2图谱识别固体沥青;(3)提取核磁共振T2信号幅度和衰减时间两个参数;(4)分别建立固体沥青反射率与信号幅度和衰减时间的一元回归方程;(5)建立固体沥青反射率与信号幅度和衰减时间的二元回归方程;(6)利用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和二元回归方程,大范围计算固体沥青反射率。本发明解决了古老海相地层无镜质体成熟度评价难的问题;减少了传统固体沥青反射率测定结果的人为影响因素;解决了传统测定方法对岩心需求量大的问题,降低了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地质勘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核磁共振测量固体沥青反射率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各大油田的开采过程中,烃源岩的热演化过程以及重建含油气盆地的演化历史对于油气的勘探与开发至关重要。镜质体反射率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首次用于测定煤化级别后,已延用至今且成为了有机质成熟度指标最广泛的数字定量尺度(肖贤明,刘德汉,傅家谟.沥青反射率作为烃源岩成熟度指标的意义[J].沉积学报,1991(S1):138-146.)。镜质体反射率是指镜质体在绿光下反射光强度与入射光强度的百分比,其计算公式为Ro=Io/I×100%(Io:入射光强度;I:反射光强度)。镜质体反射率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使用光度计和偏光显微镜,在波长为546nm的绿光下进行测定。镜质体反射率本身具有不可逆性,且成熟度可量化,在油田勘探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可作为烃源岩热演化、盆地热模拟以及地层剥蚀厚度计算的重要指标参数(肖贤明,刘德汉,傅家谟,刘祖发,申家贵.应用沥青反射率推算油气生成与运移的地质时间[J].科学通报,2000(19):2123-2127.肖贤明,傅家谟,刘德汉,盛国英.沥青质反射率在油气评价中的应用初探[J].自然科学进展,1992(02):142-148.刘文斌,秦建中,孟庆强,李志明,腾格尔,付小东,蒋小琼,胡凯.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长兴组储层沥青反射率及含硫量特征[J].地质学报,2008(03):373-379.)。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镜质体反射率也存在较大的缺陷,其主要问题体现在(罗情勇,郝婧玥,李可文,徐耀辉,王晓梅,王华建,栾进华,胡科,李甜,钟宁宁.下古生界有机质成熟度评价新参数:笔石表皮体光学特征再研究[J].地质学报,2019,93(09):2362-2371.):
①受沉积环境和围岩的影响,有机质母质类型差异较大,可能导致镜质体反射率被抑制或异常增大,导致Ro数据失真。
②镜质体反射率主要是采用显微镜测定的方法,受限制薄片视域和操作,人为影响因素较大,导致测定数据存在一定的偏差。
③最大的问题是,镜质体主要来自高等植物,即只有生物演化至高等植物出现后,地层中才能有镜质体的存在,对于年代久远的古老地层,缺乏高等植物镜质体,无法开展镜质体反射率的测定。
为了解决古老海相地层缺乏镜质体的问题,国内外学者进一步发展了固体沥青反射率、拉曼光谱、笔石反射率以及烃源岩成熟度快速测定方法,进而作为古老地层成熟度指标的重要评价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75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