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竹节纱及其生产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525688.1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86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侯志伟;张凤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盛虹纤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2G3/34 | 分类号: | D02G3/34;D01H5/36;D01H13/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向亚兰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竹节 及其 生产 方法 | ||
1.一种竹节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拆解由竹节纱制成的待生产样品,获得样品单丝,分别测量样品单丝长度方向上的竹节长度、相邻两个竹节之间的间距,获得标准竹节长度和标准竹节间距;
(2)在纤维的生产过程中,通过分别控制一辊的速度和一辊的温度,以及控制二辊的速度和二辊的温度,使丝条在生产过程中牵伸不足,获得纤维,然后获取实验单丝;
每改变一辊的速度、一辊的温度、二辊的速度、二辊的温度中的至少一个参数均获得一个实验单丝;且,一辊的速度、一辊的温度、二辊的速度和二辊的温度分别按照如下条件进行调整:保持一辊的温度不变,调整一辊的速度、二辊的速度和二辊的温度中的至少一个;控制一辊的速度为900-1500m/min,二辊的速度为2000-3000m/min,二辊的速度与一辊的速度的比值为2.0-2.5;
分别测量每次获取的实验单丝长度方向上的竹节长度、相邻两个竹节之间的间距,获得实验竹节长度和实验竹节间距;
(3)当某个实验单丝出现:实验竹节长度与标准竹节长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与标准竹节长度的比值为0-10%,且实验竹节间距与标准竹节间距的差值的绝对值与标准竹节间距的比值为0-10%;
认定该实验单丝对应的一辊的速度、一辊的温度、二辊的速度、二辊的温度为合格工艺条件;
(4)在纤维的生产过程中,以步骤(3)获得的合格工艺条件作为竹节纱生产工艺中的一辊的速度、一辊的温度、二辊的速度、二辊的温度,获得纤维,即为竹节纱;
所述生产方法还包括:将每个材质的实验单丝所对应的工艺条件均录入各自对应的独立的数据库,建立数据库模型,当下一次生产不同的竹节纱时,获得该次的样品单丝,分别测量该次的样品单丝长度方向上的竹节长度、相邻两个竹节之间的间距,获得该次的竹节长度和竹节间距,从与该次生产的竹节纱的材质相同的对应数据库中调取与该次的竹节长度相差0-3mm,且与该次的竹节间距相差0-3mm的竹节纱的工艺条件作为初始工艺条件,然后以该初始工艺条件作为步骤(2)中的首次工艺条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节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控制实验竹节长度与标准竹节长度的差值的绝对值与标准竹节长度的比值为0-5%,且实验竹节间距与标准竹节间距的差值的绝对值与标准竹节间距的比值为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节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一辊的速度、一辊的温度、二辊的速度和二辊的温度均按照如下条件进行调整:
保持一辊的温度不变,一辊的速度和/或二辊的温度作为优先级调节对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节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控制一辊的速度为1000-1300m/min,二辊的速度为2500-3000m/min,二辊的速度与一辊的速度的比值为2.0-2.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节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实验单丝通过如下方法获得:将获得的纤维制成待生产样品的形状,获得实验品,然后染色,再拆解染色后的实验品,获得实验单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竹节纱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和步骤(2)中,标准竹节长度、标准竹节间距、实验竹节长度和实验竹节间距均为多次测量的平均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盛虹纤维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盛虹纤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568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板带材清洗拉矫装置及其工艺
- 下一篇:关于矩阵型图形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