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性能光圆钢筋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24218.3 | 申请日: | 2021-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18141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2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生;肖立军;张忠峰;马庆水;李俊芳;邓兆征;郭其江;孟丽军;曹文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8/02 | 分类号: | C22C38/02;C22C38/04;C21D8/08;C22C38/60;B21B1/16;B21B39/16 |
代理公司: | 山东辰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36 | 代理人: | 霍英霞 |
地址: | 271625***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性能 圆钢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性能光圆钢筋生产工艺,钢坯材质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元素成分:C:0.21~0.25%,Si:0.20~0.40%,Mn:0.60~0.80%,S≤0.045%,P≤0.04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本发明较常规工艺,采用滚动导卫生产的HPB300光圆钢筋具有优异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最大力下总延伸率;用全流程低温轧制工艺,从开轧温度、控轧温度和控冷温度进行全流程控制,实现晶粒度细化,物理性能提升;精轧孔型系统采用小辊缝、单圆弧设计方案,K1‑K3采用滚动导卫,K1采用双排滚动导卫,为圆钢的高精度提高了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冶金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高性能光圆钢筋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HPB300,国内目前采取的工艺方案为:高温开轧、常规工艺轧制,成分标准均在国标上限,合金成本、轧制成本较高,且钢材尺寸稳定性较差,通条尺寸差在0.3-0.4mm,接近于国标上限,存在较大的质量风险。
为降低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生产成本,同时提高钢材尺寸精度,需发明一种高性能光圆钢筋生产工艺接近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性能光圆钢筋生产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性能光圆钢筋生产工艺,钢坯材质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元素成分:C:0.21~0.25%,Si:0.20~0.40%,Mn:0.60~0.80%,S≤0.045%,P≤0.045%,其余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其生产工艺采用转炉冶炼、炉底吹氩、小方坯连铸工序,冶炼出符合以上重量百分比元素成分的钢坯;合格钢坯进入轧钢加热炉加热,钢坯开轧温度960-1000℃,控轧、控冷温度在940-960℃,精轧孔型系统采用小辊缝、单圆弧设计方案,最终轧制出力学性能及产品尺寸符合国标GB/T1499.1的热轧光圆钢筋。
优选地,所述光圆钢筋钢坯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元素组成:HPB300Φ12-Φ16规格:C:0.20~0.25%,Si:0.20~0.30%,Mn:0.60~0.80%,S≤0.045%,P≤0.04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地,所述光圆钢筋钢坯按重量百分比由以下元素组成:HPB300Φ18-Φ22规格:C:0.20~0.25%,Si:0.20~0.30%,Mn:0.70~0.90%,S≤0.045%,P≤0.045%,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地,所述钢坯开轧的轧辊K1-K3采用滚动导卫。
优选地,所述轧辊K1采用双排滚动导卫。
优选地,所述滚动导卫间隙为零,所述小辊缝在1.5-2.5mm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较常规工艺,采用滚动导卫生产的HPB300光圆钢筋具有优异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后伸长率和最大力下总延伸率;
为实现合金成本的最大降低,设计最佳成分体系,选用全流程低温轧制工艺,从开轧温度、控轧温度和控冷温度进行全流程控制,实现晶粒度细化,物理性能提升;
精轧孔型系统采用小辊缝、单圆弧设计方案,K1-K3采用滚动导卫,K1采用双排滚动导卫,为圆钢的高精度提高了保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及对比例钢筋的力学性能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石横特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421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