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23580.9 | 申请日: | 2021-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1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 发明(设计)人: | 钟祎洵;张观广;宁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6P1/673 | 分类号: | D06P1/673;D06P1/52;D06P3/60;D06P3/24;D06M11/83;G02F1/153;G02F1/155;G02F1/163;D06M101/06;D06M101/3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殷妹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艺术 服装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方法为:(1)将布料在银纳米线溶液中浸泡制备导电布料,(2)将水相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相导电高分子材料溶于水中得到电致变色染料乳液,(3)将电致变色染料乳液丝印于步骤(1)的导电布料表面,然后于潮湿环境中静置使导电高分子材料和电致变色材料上下分层,得到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本发明首次提出单次印刷同时获得两层薄膜的液相“自分层”策略,使轻质有机相浮于重质水相之上干燥后即可同时得到两层薄膜,工艺简单高效,且电致变色面料实际结构仅为3层,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致变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电致变色技术的发展极大得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使得人们可以根据意愿改变物品的外观颜色,同时达到节能、遮光、美化和信息显示等诸多效果。电致变色的原理在于:通过电场调控材料自身氧化还原状态,材料核心原子的电子云形状发生改变,光子穿过这些材料时被选择性吸收,从而引起颜色变化。
传统电致变色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智能窗、汽车挡风玻璃、汽车后视镜、被动显示、电子标签、太阳眼镜等诸多领域。在这些应用场景中,电致变色器件通常被设计成一个叠层(导电层、电致变色层、离子传输层、离子存储层、导电层)器件结构,根据衬底材质柔韧性不同而又可以分为刚性电致变色器件和柔性电致变色器件。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的提升,个性化和多样化的服装成为人们时尚潮流的选择。电致变色技术的推广有望给时尚服装带来新的发展契机。然而已有的玻璃电致变色技术基本无法很好地迁移应用于已有的服装,存在服饰厚重、不美观等不良效果。如何平衡好服装基础穿着功能和电致变色功能是电致变色服饰发展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之处,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方法制得的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上述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
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布料在银纳米线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并用水清洗,再置于银纳米线溶液中重复浸泡和清洗的操作多次,干燥,得到导电布料;
(2)将水相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相导电高分子材料溶于水中得到电致变色染料乳液;
(3)将电致变色染料乳液丝印于步骤(1)的导电布料表面,然后于潮湿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使导电高分子材料和电致变色材料上下分层,形成界面,得到电致变色印染层,干燥后,得到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
优选地,步骤(1)所述布料的材质为棉、麻、尼龙和锦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布料的密度为150~400g/m2。
优选地,步骤(1)所述银纳米线溶液中银固含量为10~15wt.%,银纳米线的平均线长30~50μm,平均线径10~20nm。
优选地,步骤(1)所述浸泡在超声振荡中进行,超声的功率为200~350W。
优选地,步骤(1)每次浸泡的时间为12~36min;重复浸泡3~5次。
优选地,步骤(2)所述水相电致变色材料为钨多金属氧酸盐和钼多金属氧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有机相导电高分子材料为聚乙撑二氧噻吩(PEDOT)及其衍生物。
优选地,步骤(2)所述水相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相导电高分子材料的摩尔比为1:1~1.5:1;所述电致变色染料乳液中,水相电致变色材料的浓度为0.01~0.05mol/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358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PSoC芯片的远程更新方法
- 下一篇:一种眼科用术后器械集中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