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523580.9 | 申请日: | 2021-12-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3514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5 |
| 发明(设计)人: | 钟祎洵;张观广;宁洪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6P1/673 | 分类号: | D06P1/673;D06P1/52;D06P3/60;D06P3/24;D06M11/83;G02F1/153;G02F1/155;G02F1/163;D06M101/06;D06M101/34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殷妹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色 艺术 服装面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布料在银纳米线溶液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取出并用水清洗,再置于银纳米线溶液中重复浸泡和清洗的操作多次,干燥,得到导电布料;
(2)将水相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相导电高分子材料溶于水中得到电致变色染料乳液;
(3)将电致变色染料乳液丝印于步骤(1)的导电布料表面,然后于潮湿环境中放置一段时间,使导电高分子材料和电致变色材料上下分层,形成界面,得到电致变色印染层,干燥后,得到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
步骤(2)所述水相电致变色材料为钨多金属氧酸盐和钼多金属氧酸盐中的至少一种;有机相导电高分子材料为聚乙撑二氧噻吩及其衍生物;
步骤(3)所述潮湿环境的湿度为75~95%RH,温度20~25℃;所述于潮湿环境中放置的时间为12~24 h。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水相电致变色材料和有机相导电高分子材料的摩尔比为1:1~1.5:1;所述电致变色染料乳液中,水相电致变色材料的浓度为0.01~0.05 mol/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银纳米线溶液中银固含量为10~15 wt.%,银纳米线的平均线长30~50 μm,平均线径10~20 nm;
步骤(1)每次浸泡的时间为12~36 min;重复浸泡3~5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丝印的网眼尺寸300~500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布料的材质为棉、麻、尼龙和锦纶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布料的密度为150~400 g/m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浸泡在超声振荡中进行,超声的功率为200~350 W;
步骤(3)所述电致变色染料乳液在丝印前,需超声振荡分散均匀,超声振荡时间为10~30 min,震荡功率为60~120 W;
步骤(3)所述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布料和电致变色印染层分别用金属导线引出,接上外围驱动电路,即可实现电致变色。
7.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得的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
8.权利要求7所述一种电致变色艺术服装面料在艺术服装、舞台幕布领域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235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PSoC芯片的远程更新方法
- 下一篇:一种眼科用术后器械集中处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