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洗液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3426.3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40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业;邓志海;翟杰辉;连馨莉;连兴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保赐利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1D7/50 | 分类号: | C11D7/50;C11D7/26;C11D7/24;C11D3/37;C11D7/60;C11D1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郝传鑫;周全英 |
地址: | 51099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洗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洗液及其应用。本发明清洗液包含以下重量含量的组分:己烷58‑75.9%,醇20‑30%,环保溶剂BT154 2‑5%,D30溶剂油1‑3%,苯甲醇1‑3%,缓蚀剂0.1‑1%,其中,己烷和醇的重量比≤3。本发明清洗液去污效果好,无刺激气味,VOC含量<900g/L,满足国家强制性标准GB 38508‑2020《清洗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的要求,还能通过控制各组分用量,达到腐蚀性低及气味柔和的效果,适用于对刹车系统进行清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清洁领域,涉及一种清洗液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刹车系统作为汽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位,与行车安全息息相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刹车系统在日常使用过程中,会不断粘附刹车尘粉、油垢、灰尘等,这些污垢的形成和积聚,会逐渐影响刹车性能,轻则会导致刹车异响,重则会导致刹车失灵,严重威胁到行车安全。因此,刹车系统的定期清洁保养是必不可少的。在汽修环节中,刹车系统清洗剂是刹车系统清洗保养中最基础的,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款产品。
传统的刹车系统清洗剂以强溶剂为主,比如芳香烃、卤代烃、酮、酯等。这些溶剂溶解力强,能够快速地将粘附在涉车系统上的污垢溶解去除。但这些溶剂挥发性较强,在常温条件下很容易挥发形成挥发性有机气体(即VOC),对环境不友好,且卤代烃、芳香烃等因其对环境和人体的毒性过大而被限制使用。同时,这些溶剂易散发令人不愉悦的刺激性气味,特别是在空间狭小且通风较差的汽修车间中更让人难以接受,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而且大量或者长期接触会对身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另外,这些溶剂腐蚀性过强,对部分塑料或密封件有腐蚀性,容易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导致财物损失,甚至影响刹车性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清洗液及其应用,旨在使清洗液对刹车系统去污效果好的同时,满足GB 38508-2020《清洗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的要求,甚至能通过调整清洗液组分的用量,达到气味柔和协调、腐蚀性低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清洗液,包含以下重量含量的组分:
其中,己烷和醇的重量比≤3。
所述清洗液以己烷作为主要溶剂,其不会腐蚀氯丁橡胶,具有较强的去污力及较低的毒性,能够替代多种危险有机溶剂,如丙酮、苯、甲苯、二甲苯、二氯甲烷、三氯乙烯等,且清洗效果明显,气味低、挥发快、残留少,是比较理想的清洗剂原料。
所述清洗液以醇类作为辅助溶剂,其具有适中的挥发速率,能够调节挥发速率,提高清洗效果。当己烷和醇的重量比大于3时,清洗液的挥发速度较快,去污效果较差,因此选择己烷和醇的重量比≤3以避免挥发速度太快,获得良好的去污效果。
环保溶剂BT154(以下简称BT154)为BRENNTAG公司的含多官能基的多元醇醚酯类溶剂,具有无毒、可生物降解、易循环使用、无腐蚀、不致癌和溶解性好等优点,以植物体为原料,属于生物溶剂,解决了传统溶剂挥发产生的健康和环境污染问题,绿色环保,对极性小的树脂有良好的溶解能力,能溶解硝酸纤维素、醋酸纤维素、醇酸树脂、贝壳松酯、马尼拉树脂、松香、虫胶、乙烯树脂等大多天然树脂及部分合成树脂,并且具有天然芳香味,有一定的气味遮盖作用,有效改善了传统溶剂产生的强刺激性气味的工作环境,对所述清洗液中的醇的气味有较佳的遮盖效果。
D30溶剂油为精制的低闪点煤油,总氮含量和硫含量极低,无刺激性气味,化学稳定性好,渗透力强,可降低正己烷和环己烷的挥发速率,助其更好的渗透到污垢内部,从而提高清洗效果;苯甲醇具有较佳的渗透性和脂溶性,且带有特殊的芳香气味,不但可以提高所述清洗液的渗透性,还可以有效中和烷烃及醇的气味,从而使产品的气味更为协调,提升用户体验。所述清洗液在D30溶剂油和苯甲醇共同作用下,不仅能实现更好的去污效果,还能避免气味太不协调。
缓蚀剂可防止包材和施工底材腐蚀生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保赐利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广州保赐利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34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