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铝复合板轧制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11036.2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40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咸青;汪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M169/04 | 分类号: | C10M169/04;C10M177/00;C10N40/24;C10N30/06;C10N30/12;C10N30/18;C10N30/02;C10N30/04 |
代理公司: | 惠州知侬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94 | 代理人: | 刘羽 |
地址: | 523808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板 轧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铜铝复合板轧制油及其制备方法,涉及铜铝复合板轧制润滑油技术领域,在传统的铜铝复合板轧制油的制备基础上,通过铝保护剂和铜缓蚀剂,使轧制油可以对铜材和铝材同时进行加工,避免一些铝材和铜材冷轧加工后材料表面氧化发暗,表面光泽度低,冷轧加工后表面残留油膜较多的现象,满足复杂的加工过程和高质量板面要求,同时通过在轧制油添加增粘剂,改善了轧制油遇高温变稀,遇低温变稠的特性,从而当遇到铜材和铝材与轧辊之间的流体润滑范围较大的情况时,也不易出现打滑的现象,提高了润滑油的黏度指数,得润滑油在一定的温度变化范围内,保持粘度的稳定不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铜铝复合板轧制润滑油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铜铝复合板轧制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铜铝复合板,是铜板与铝板,通过冷轧、热轧,爆炸复合法,爆炸轧制法等方式焊接在一起,是一种不能分开的新型材料,轧制油则是在铜铝复合板轧制工艺过程中,作为润滑与冷却介质使用的润滑剂,目前一些铜铝复合板的加工过程中,一些铝材和铜材冷轧加工后材料表面氧化发暗,表面光泽度低,冷轧加工后表面残留油膜较多,影响后道退火、焊接等工艺,同时将两种完全不同材质复合在一起,又由于铜材、铝材硬度、加工硬化程度以及腐蚀特性均不相同,无法满足人们同时加工铜材和铝材的需求,由于轧制油通常遇高温变稀,遇低温变稠,当遇到铜材和铝材与轧辊之间的流体润滑范围较大的情况时,此时润滑油的摩擦系数会降低,当摩擦系数降低至一定程度后,则会出现打滑损坏轧辊的情况,影响到轧辊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铜铝复合板轧制油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铜铝复合板轧制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一种铜铝复合板轧制油的制备材料是由基础油、油性剂、极压抗磨剂、铝保护剂、铜缓蚀剂、消泡剂、增粘剂和分散净化剂,且各材料的重量比如下:基础油70~90%、油性剂5~15%、极压抗磨剂0.5~2%、铝保护剂0.1~0.5%、铜缓蚀剂0.1~0.5%、消泡剂0.1~0.2%、增粘剂0.5~1%、分散净化剂0.2~0.5%。
为了制备轧制油,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基础油为D100。
为了增强润滑性,本发明改进有,所述油性剂为硬脂酸酯、棕榈酸、油酸、油酰胺、酸式磷酸月桂酯和酸式磷酸油酰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了提高抗磨性能,本发明改进有,所述极压抗磨剂为环烷酸铅、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高碱性磺酸盐和磷酸三甲酚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了将铝材保护,本发明改进有,所述铝保护剂为磷酸酯。
为了避免铜材缓蚀,本发明改进有,所述铜缓蚀剂为二唑衍生物。
为了防止泡沫生成,本发明改进有,所述消泡剂为聚二甲基硅氧烷、氟硅氧烷、乙二醇硅氧烷中的一种或多种。
为了增加摩擦系数,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增粘剂为是以甲苯、DMF和丁酮作为溶剂,将丙烯酸或聚氨酯溶解而成。
为了分散胶状物,本发明改进有,所述分散净化剂是由丁二酰亚胺、氢氧化钠溶液、白炭黑、正戊醇、丙二酸和亚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多种混合而成。
一种铜铝复合板轧制油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过滤处理,首先对反应釜内部的基础油通过滤油器进行初步的过滤处理,从而使基础油中的大部分杂质滤出,进而提高了基础油的品质;
S2:加热搅拌,接着将反应釜的温度升至40~60℃,再向基础油中添加油性剂、极压抗磨剂、铝保护剂以及铜缓蚀剂,同时启动搅拌设备对内部的原料进行混合搅拌,同时将搅拌的转速控制在4500~6500rpm之间,搅拌时长在25~35min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1103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超薄ZIF-67纳米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纵置后驱混动变速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