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蒸汽法MOFs转变封装功能性客体分子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7409.9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60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1 |
发明(设计)人: | 王鹏;郭玮;刘子婧;王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31/22 | 分类号: | B01J31/22;B01J31/18;C09K11/02;C09K11/06;C08G83/00;B01J19/24;C07D303/04;C07D301/03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翟冲燕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蒸汽 mofs 转变 封装 功能 客体 分子 方法 | ||
本发明属MOFs复合材料和催化技术领域,为解决目前大尺寸功能性客体分子封装在MOFs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蒸汽法MOFs转变封装功能性客体分子的方法。功能性客体分子浸渍在MOFs1中10‑48 h,得到的材料和小孔径MOFs2的配体在溶剂蒸汽中50‑200℃加热1‑48 h反应,得到功能性客体分子与小孔径MOFs2组成的复合物,离心、洗涤、收集、烘干即可;其中:功能性客体分子的分子尺寸小于大孔MOFs1的孔道尺寸;MOFs1为UiO‑67或UiO‑68;MOFs2为UiO‑67或UiO‑66。封装条件温和、封装的功能性客体分子的种类较多;在催化反应中能够实现不同尺寸底物分子的筛分以及对功能性客体分子的选择性保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复合材料以及催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蒸汽法MOFs转变封装功能性客体分子的方法,旨在将功能性的客体分子封装在MOFs材料中,实现保护功能性客体分子和选择性催化的目的。
背景技术
功能性客体分子(酶、金属卟啉、贵金属纳米粒子、金属酞菁等)普遍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立体选择性,因而被用于各类催化反应中。然而,在应用过程中它们普遍存在易于聚集、稳定性较差的问题,进而导致其应用受限。
金属有机骨架(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无机节点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的方式组装而成的,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高的孔隙率、规则的孔尺寸、种类多样等特点,近些年来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相较于其他传统的多孔材料(多孔碳材料、分子筛、介孔二氧化硅等),MOFs灵活的结构赋予了其高度的可调节性和可修饰性的特点。基于此,将MOFs作为载体封装功能性客体分子以实现“1+12”的效果是解决功能性客体分子稳定性差、易于团聚的关键。
由于大部分MOFs的孔道尺寸在微孔(≤ 2 nm)范围,仅能封装小于孔尺寸的功能性客体分子且在应用中容易发生泄露。对于大尺寸功能性客体分子的封装依然受限。此外,如果直接在溶剂热条件下来进行MOFs转变,不可避免地造成功能性分子的泄漏,进而不能达到完美封装的效果。
鉴于上述的研究背景,寻求合适的策略来封装大尺寸功能性客体分子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发展起来的“瓶中造船”策略仅局限于表面活性剂修饰的纳米粒子的封装,但是封装的纳米粒子表面覆盖了表面活性剂也会严重影响复合材料催化性能,因此,急需寻求一种有效的方法去解决大尺寸功能性客体分子封装在MOFs中的难题。
如上所述,大尺寸功能性客体分子封装在MOFs中因其在催化、生物医学、发光等领域引起了研究者广泛的关注。而传统的制备方法往往存在封装困难的问题,因此发展一种有效的封装功能性客体分子在MOFs中的策略是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目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蒸汽法MOFs转变封装功能性客体分子的方法。
本发明由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蒸汽法MOFs转变封装功能性客体分子的方法,以大孔径MOFs1作为模板,将功能性客体分子浸渍在10-100 mg MOFs1中搅拌10-48h,得到的材料和5-50 mg的小孔径MOFs2的配体在溶剂蒸汽中50-200℃加热1-48 h反应,得到功能性客体分子与小孔径MOFs2组成的复合物,然后离心、洗涤、收集、烘干即可;其中:功能性客体分子的量为0.1-50 mmol,功能性客体分子的分子尺寸小于大孔MOFs1的孔道尺寸;所述MOFs1为UiO-67或UiO-68;所述MOFs2为UiO-67或UiO-66。
所述功能性客体分子为钴金属卟啉(CoTCPP)或染料分子二苯酮(BP);所述溶剂为去离子水、甲醇、乙醇、丙醇、丁醇、N,N-二甲基甲酰胺、N,N-二甲基已酰胺或二甲基亚砜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功能性客体分子的分子尺寸小于大孔MOFs1的孔道尺寸,大于小孔径MOFs2的孔径,功能性客体分子不破坏MOFs1和MOFs2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74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