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裁片拾取装置及裁片拾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7053.9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0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亚飞;余云林;孙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瑞峰智能物联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3/22 | 分类号: | B65H3/22;B65H3/32;B65H7/02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李维朝 |
地址: | 315506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拾取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裁片拾取装置,抓手通过导向杆安装在横梁的下方;所述导向杆包括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其中第一导向杆的长度大于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的下端与所述抓手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的上端从所述横梁上的通孔穿出,所述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上设置有避免导向杆从横杆上掉落的限位件;所述抓手与横梁可沿所述导向杆相对移动。本发明可避免在拾取最上层布料时带起下层布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裁片拾取装置及裁片拾取方法。
背景技术
裁片等布料的拾取一般采用气吸或针刺。气吸仅限于致密性料。针刺的如CN2016100326202公开的“缝纫设备的布料拾取装置及其布料拾取单元”,包括至少一对尖锐物固定板,对应的至少一对尖锐物刺入调节装置及尖锐物斜向运动装置,尖锐物固定板上倾斜固定至少一根尖锐物,尖锐物刺入调节装置能够调节尖锐物刺入布料的角度,尖锐物斜向运动装置保证尖锐物以固定倾角及设定的深度刺入布片,每对尖锐物固定板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左右对称,其上的尖锐物也左右对称,尖锐物斜向运动装置带动尖锐物向上收缩,在左右一对尖锐物同时向上收缩的作用下,能够将布料放下。
该专利解决透气性布料的拾取问题。但是,每一个尖锐物固定板由一个运动装置驱动,使其尖锐物伸缩,一对尖锐物固定板就需要两个运动装置,成本较高。多层布料叠放,由于布与布之间具有吸附作用,在拾取最上层布料时,会带起下层布料,这一直都是一个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裁片拾取装置,避免在拾取最上层布料时带起下层布料。
本发明提供的裁片拾取装置,包括抓手,所述抓手通过导向杆安装在横梁的下方;所述导向杆包括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其中第一导向杆的长度大于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的下端与所述抓手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的上端从所述横梁上的通孔穿出,所述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上设置有避免导向杆从横杆上掉落的限位件;所述抓手与横梁可沿所述导向杆相对移动。
本发明基于仿生学原理,模仿人手分离贴合在一起的纸张等物品时,先从一端开始分离,空气进入两张纸之间,避免两张纸被吸在一起,从而使得两张贴在一起的纸逐渐被分开,本发明由于设置不等长的第一导向杆和第二导向杆,起初只有与第二导向杆连接的一端被抬起,从而使裁片的这一端被拾取起来,这样最上层裁片与下层裁片就被分开,空气得以进入两层裁片之间,不至于吸在一起,逐渐分开两层裁片,避免了在拾取最上层布料时带起下层布料。
为提高抓手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分别成对设置;所述抓手上安装有两个铰接杆,两个第一导向杆分别与其中一个铰接杆的两端转动连接,两个第二导向杆分别与另一个铰接杆的两端转动连接,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与抓手都是转动连接,同一对导向杆需要同步转动,连接在同一个铰接杆上。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都是转动连接,抓手两端都是翻转式运动。为保证上下运动过程中,两对导向杆保持竖直平行,保证导向杆灵活运动不卡,所述抓手上供铰接杆穿过的两个通孔中,至少有一个通孔是腰形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的下端分别通过鱼眼轴承与所述抓手转动连接。所述横梁的通孔中安装有轴套,所述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穿过所述轴套。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杆、第二导向杆上均套设有第二弹性件,第二弹性件可采用弹簧,所述第二弹性件位于所述横梁与抓手之间,第二弹性件提高抓手与裁片的接触度,在抓手向上移动过程中,抓手与裁片脱离接触之前,第二弹性件促使抓手与裁片保持接触。
为便于判断抓手与裁片是否完全接触,所述横梁上安装有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第二导向杆的顶端,当第二导向杆的顶端相对于横梁向上运动被检测装置检测到,则表明完全接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瑞峰智能物联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瑞峰智能物联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705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