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AR和5G的变电站远程专家诊断平台和诊断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505261.5 | 申请日: | 2021-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136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发明(设计)人: | 于浩;袁帅;许渊;王峰;付德慧;王广真;是艳杰;杜非;邵明鑫;弓艳朋;杜劲超;孟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13/00 | 分类号: | H02J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6 | 代理人: | 刘海蓉 |
地址: | 100192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ar 变电站 远程 专家 诊断 平台 方法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于AR和5G的变电站远程专家诊断平台和方法、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其中,所述诊断平台包括智能可穿戴设备、远程诊断云端服务器和远程专家诊断单元。本发明实施例通过为现场巡检工作人员设计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将AR技术,5G通讯技术、语音识别技术和定位技术结合,一方面解放了巡检人员的双手,便于其操作、检修设备,也便于依靠专家指导进行带电检测作业,另一方面,通过远程专家诊断单元使远程专家能够以第一人称视角观察现场情况,从而能够更加准确地诊断现场情况,大幅提升远程专家参与变电站巡检的效率,而且通过所述平台能够实现多个巡检人员与多个远程专家同时交流,提高诊断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设备巡检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基于AR和5G的变电站远程专家诊断平台和诊断方法、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智能电网快速发展,变电站数量不断增加,一次设备巡检、故障诊断需求也逐渐加大,而具备相应诊断、协助巡检能力的专家数量有限。一旦出现专家必须到达现场检测的情况,必然会因为交通、工作安排等原因,降低巡检、故障诊断效率,所以需要采用远程专家诊断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目前的远程专家诊断系统存在以下问题:
1)巡检人员使用手持终端,占用双手,无法方便地实现边操作边采集视频图像,降低工作效率;
2)使用4G网络或其他移动网络,存在较大延迟,造成专家与巡检人员交流不畅,同时其他无线通讯设备对变电站设备状态监测设备会造成影响;
3)专家无法直观了解巡检人员所在位置及所操作、检修的变电站设备,增加交流复杂度;
4)一般远程专家协助系统只针对专家巡检一对一情况,无法实现多个巡检人员与多个远程专家进行同时互动。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针对远程协助巡检工作,开发一种高效率,多对多的远程专家诊断系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远程专家诊断系统专家与现场工作人员无法多对多,沟通不畅,诊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AR和5G的变电站远程专家诊断平台和方法、以及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AR和5G的变电站远程专家诊断平台,所述平台包括:
智能可穿戴设备,用于通过语音指令采集变电站现场的图像数据,发起远程协助请求,并通过5G通讯网络将所述图像数据和远程协助请求传输至远程诊断云端服务器,以及接收远程诊断云端服务器通过5G通讯网络发送的诊断数据;
远程诊断云端服务器,用于通过5G通讯网络为智能可穿戴设备和远程专家诊断单元提供实时数据传输和语音通话服务;
远程专家诊断单元,其通过5G通讯网络与远程诊断云端服务器连接,用于对远程诊断云端服务器传输的远程协助请求进行应答,接收远程诊断云端服务器传输的所述图像数据,并根据所述图像数据生成诊断数据后,将所述诊断数据传输至远程诊断云端服务器。
可选地,在本发明上述各平台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可穿戴设备包括:
AR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变电站的现场环境和与环境相关的数字化信息,包括现场的设备状态信息、传感器及仪表数值、巡视记录;
语音交互模块,用于接收语音指令,并传输至控制模块,以及与远程专家诊断单元进行语音通话;
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接收的语音指令生成控制指令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其他模块进行操作;
5G通讯模块,用于通过5G通讯网络接入远程诊断云端服务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52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