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步自动离合器油阻尼力试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502018.8 | 申请日: | 2021-12-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995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克鑫;王学志;闫泽;曲盛楠;战庆欣;戴维泽;张祥;王春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M13/022 | 分类号: | G01M13/02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50078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步 自动 离合器 阻尼力 试验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同步自动离合器油阻尼力试验装置,由支架、转接组件、油阻尼等效试验组件、力测试组件、驱动单元、润滑控制油路构成;试验装置水平布置,油阻尼等效试验组件、转接组件、力测试组件、驱动单元同轴布置在支架上,驱动单元采用双作用油缸,油缸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力测试组件位于试验组件与驱动单元之间,力测试组件与油缸输出端通过关节轴承连接,油缸动作通过电磁阀控制,油缸输出推力通过溢流阀调节,试验组件进油油路上设置有调节阀,力测试组件与位移传感器的输出为油阻尼结构特性的测试结果。本发明专利适用于测试同步自动离合器油阻尼结构在不同油压、流量、负载条件下的阻尼力特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阻尼力试验装置,特别是用于测试同步自动离合器油阻尼结构性能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同步自动离合器是一种单向超越离合器,根据主、从动轴两端的转速差来自动地实现接合、脱开,当离合器输入端转速大于输出端转速时离合器自动接合,离合器输入端转速小于输出端转速时离合器自动脱开。同步自动离合器具有功率密度高、结构紧凑、可靠性高的特点,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船舶的联合动力装置、钢铁行业的BPRT机组、化工的汽电双驱机组等多个领域的联合驱动装置中。同步自动离合器主要由输入组件、输出组件和滑移组件构成,在离合器的滑移组件与输出组件间设置有棘轮棘爪机构,通过棘轮棘爪间的棘合作用触发滑移件的轴向运动。同步自动离合器的阻尼结构一般采用油阻尼结构,离合器内部零件围合成阻尼油腔,离合器滑移组件运动过程中通过挤压阻尼油腔中的油用来在离合器接合及脱开过程中产生阻尼力,以缓冲接合过程中滑移组件与输入件之间产生的碰撞及防止离合器接合运行过程中因转速波动而出现的频繁接合脱开动作,阻尼结构特性对同步自动离合器的稳定运行有较大影响。
离合器油阻尼结构阻尼作用的影响因素较多,受油温、节流孔径、阻尼结构滑移配合面的工作间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很难直接通过计算精确获得阻尼力的大小。阻尼力作用与阻尼结构的关系是阻尼结构设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通过试验方法对特定离合器阻尼结构下的阻尼作用进行测试,建立离合器阻尼结构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是实现阻尼结构设计及优化的有效途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测试同步自动离合器油阻尼结构的性能,提供了一种模拟阻尼结构工作环境并进行油阻尼力测试的试验装置。
本发明专利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同步自动离合器油阻尼力试验装置,包含支架、转接组件、油阻尼等效试验组件、力测试组件、驱动单元、润滑控制油路;油阻尼等效试验组件、转接组件、力测试组件、驱动单元同轴水平布置在支架上,驱动单元采用双作用油缸,油缸上设置有位移传感器,力测试组件位于试验组件与驱动单元之间,力测试组件与油缸输出端通过关节轴承连接,油缸动作通过电磁阀控制,油缸输出推力通过溢流阀调节,试验组件进油油路上设置有调节阀,用于调整油阻尼结构的工作环境。
进一步的,油阻尼等效试验组件的阻尼环与滑动环通过间隙配合的圆柱副安装在支撑轴上,阻尼环与滑动环可以再支撑轴上滑动,支撑轴、阻尼环、滑动环围城的区域构成阻尼油腔结构,滑动环上开设油径向孔,试验组件上经滑油间隙泄漏的滑油流出,避免润滑油积存对试验试验形成附加作用。
进一步的,力测试组件位于试验组件与驱动单元之间,力测试组件与试验组件刚性连接,力测试组件的轴线与试验组件的轴线同轴布置。
进一步的,驱动单元采用双作用油缸,双作用油缸运动方向与试验组件的几何轴线平行布置,且双作用油缸的推力作用点作用在力测试组件的几何中心上,力测试组件与双作用油缸输出端通过连接销与关节轴承连接,这种连接方式可以补偿加工及装配误差,减小试验组件受到的非阻尼作用力的干扰。
进一步的,双作用油缸外接中泄式三位四通电磁阀,三位四通电磁阀的前端进油路上,设置有溢流阀,通过设定溢流阀的工作压力控制油缸的最大输出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三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5020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