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白酒和艾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8207.2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61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双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双林 |
主分类号: | A61K36/47 | 分类号: | A61K36/47;A61K36/282;A61K36/899;A61P11/04;A61P15/14;A61P29/00;A61P19/02;A61P1/02;A61P25/20;A61P11/00;A61P27/02;A61P31/22 |
代理公司: | 惠州华茂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8 | 代理人: | 魏力晶 |
地址: | 848000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白酒 中药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适用于中药领域,提供了一种含白酒和艾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小米20份,高粱10份,荞麦10份,伸筋草50份,透骨草50份,白酒72份,艾片8份。本发明专利可解决当前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和专业从业人员以口服药物,及在麻醉基础上的手术切除扁桃体等肌体组织,或对扁桃体和乳腺肿块等体表软组织和颈肩腰腿疼及风湿关节的现有治疗中使用的高科技冷冻、激光、微波、低温等离子消融和点滴、肌注、针灸、刺疗、按摩等化学、物理、中医及专业或专科特色理疗法治疗方法,转而使用以用含白酒和艾片等的配料产品和配套产品,通过外用45分钟、1~3次内实现消炎镇痛、退热散热、炎症退热、肿块散结。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白酒和艾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世界,正规医疗机构和医药行业,针对炎症退热、肿块散结等,有名目繁多的清热解毒、消炎镇痛、退热散热、炎症退热、肿块散结、活血化瘀、疏经通络和消肿止痛的疗法和药物,还有麻醉基础上的手术切除、高科技冷冻、激光、微波、低温等离子消融和点滴、肌注、口服各类中成及汤药冲剂、含片、针灸、刺疗、按摩、外敷药性植物、养生汤食疗、服用膏汁、休息、喝白开水等化学、物理、中医及专业或专科特色理疗法。前述病症,常用口服药物治疗的危害是,药物副作用损伤患者内脏器官,并最终致多器官衰竭而提前结束患者生命为代价;前述病症,适用手术切除等疗法,则以直接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造成人体排毒通道短路,及术后多器官出现后遗症,最终发展成为使术者终身痛苦不堪的所谓的“疑难杂症”和提前结束生命为代价。当今世界没有针对扁桃体脓肿的外用专用消肿药品、没有2小时内用于关节跌打损伤的外用产品;五谷蒸馏液——白酒,除了制成医用酒精帮助下降体温和缓解症状之外,主要用于饮用,其药食同源作用多通过药酒体现,没有成为药用成份。
现有技术的产品针对扁桃体和乳腺肿块等体表软组织和颈肩腰腿疼及风湿关节,虽在45分钟或1-3秒内、1-3次内即可实现消炎镇痛、退热散热、炎症退热和肿块散结的明显效果或缓解,但还是存在以下不足,一是配套产品配料中的五谷粉,存在不可替换的问题,若有替换,将无法实现蒸发拔毒效果;二是五谷粉蒸馏液——白酒不可替换,替换后实现不了寒热平衡效果;三是外用无后副配方产品进入市场并实现家常备用后,会出现医疗机构上门就诊人员大幅减少,非医务行业工作人员就业和出勤增加,而此情况会影响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的收入,并影响医务工作人员就业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含白酒和艾片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在疗效以及原料上的不足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含白酒和艾片的中药,包括以下按照重量份计的组分:
小米20份,高粱10份,荞麦10份,伸筋草50份,透骨草50份,白酒72份,艾片8份。
一种含白酒和艾片的中药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取出小米、高粱和荞麦进行暴晒,去除小米、高粱和荞麦中的水分;
S2.在处理罐的内部添加白酒,在室温的条件下进行首次提取,提取完成之后,过滤,滤除小米、高粱和荞麦中的杂质;
S3.在提取液中添加伸筋草和透骨草,浸泡一段时间;
S4.在混合溶液中添加艾片,对混合溶液进行蒸馏处理,使得混合溶液中的水分含量为50%;
S5.执行二次提取操作,采用多目过滤筛对混合溶液进行筛选过滤操作,去除混合溶液中的杂质,保留溶液成分;
S6.搅拌混合溶液,使得溶剂中的中药成分充分分布到溶液的内部,封装。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根据S3,浸泡的时间为50min。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根据S2,白酒选用42度的白酒。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根据S5,多目过滤筛的目数为9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双林,未经李双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820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