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致发光标识牌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7829.3 | 申请日: | 2021-12-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556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李辉;唐国初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鼎一致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13/22 | 分类号: | G09F1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冯瑛琪 |
地址: | 413000 湖南省益***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致发光 标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致发光标识牌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电致发光标识牌制备方法包括:在制备的电致发光薄膜上贴附透明反光膜,并将所述电致发光薄膜固定在基材上,制得所述电致发光标识牌。借助于上述方法,将电致发光的自发光模式与反光膜结合,可有效解决普通标识牌夜晚不发光、电致发光亮度低等问题,得到极好的指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标识牌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一种电致发光标识牌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标识牌大多采用反光膜模式,即在图案上贴附反光膜,自身并不发光,在夜晚时,需要借助外界的光源如汽车、路灯等显示,在无外光源情况下,无法显示标识牌的内容,对于无法自带光源的行人等,无法起到警示作用,存在有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标识牌仅依靠反光,无外光源情况下无法显示标识牌内容,从而无法起到指示效果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致发光标识牌及其制备方法。
第一方面,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致发光标识牌制备方法,包括:
在制备的电致发光薄膜上贴附透明反光膜,并将所述电致发光薄膜固定在基材上,制得所述电致发光标识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将电致发光与反光膜结合,可有效解决普通标识牌夜晚不发光、电致发光亮度低等问题,得到较好的指示效果。
进一步,所述电致发光薄膜的制备过程包括:
利用丝网印刷或涂布工艺依次在第一透明导电膜上制备第一发光层和介质层,并在所述介质层上制备电极,得到所述电致发光薄膜。
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无外光源情况下例如夜间,所述电致发光薄膜能够通电发光,从而清楚显示标识内容,同时由于是背景薄膜自发光,光散射小使得标识内容对比度高,能够达到更好的识别效果。
进一步,所述在介质层上制备电极包括:
利用丝网印刷或真空镀膜工艺在所述介质层上制备背电极。
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制作简单易于实现,能够保证电致发光效果。
进一步,所述透明反光膜包括第一透明微棱镜反光膜,所述在电致发光薄膜上贴附透明反光膜包括:
对所述第一透明导电膜贴附所述第一透明微棱镜反光膜。
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电致发光薄膜表面贴附微棱镜反光膜增加反光效果,能有效解决电致发光冷光发光亮度不高的问题,从而利用反光加自发光,能远距离清晰显示标识内容。
进一步,所述基材为透明基材,所述电极为第二透明导电膜,所述在介质层上制备电极包括:
利用丝网印刷或涂布工艺依次在所述介质层上制备第二发光层和第二透明导电膜。
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制备得到双面显示的标识牌,提高指示效果。
进一步,所述透明反光膜还包括第二透明微棱镜反光膜,所述在电致发光薄膜上贴附透明反光膜还包括:
对所述第二透明导电膜贴附所述第二透明微棱镜反光膜。
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微棱镜反光膜技术与电致发光薄膜有效结合,使得标识牌两面均能自发光显示,且通过微棱镜反光膜能使两面的标识内容远距离清晰可见。
进一步,所述透明基材采用PC板或亚克力板制成。
采用上述改进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上述透明基材在保证标识内容显示效果的同时,能够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
进一步,还包括:对所述电致发光薄膜设置透明保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鼎一致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鼎一致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78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