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场段协调的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库运行线编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0452.9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682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峰博;蔡敬鹏;周庭梁;钱江;颜红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27/10 | 分类号: | B61L27/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元好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323 | 代理人: | 朱成之;张妍 |
地址: | 200070 上海市静安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场段 协调 城市 轨道交通 入库 运行 编制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场段协调的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库运行线编制方法,包含步骤:S1、基于正线路径,筛选与之可连接的各场段转换轨对应的可行出入库路径集;S2、根据出入库路径与正线路径的连接方式,识别可行出入库路径中需要编制的出入库区段并赋予时间标尺,作为可行出入库运行线集;S3、为每个待连接出入库运行线的正线列车始发/终到事件,匹配对应时段、交路、方向的可行出入库运行线;S4、根据场段停放车能力约束,生成对应的可行出入库运行线的到车、发车事件,检查、疏解出入库运行线到车、发车事件与正线到车、发车事件的时间冲突,基于场段的出入车间隔约束,确定最终匹配的列车出/入库场段、出入库路径、出入库运行线到车/发车事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行车计划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场段协调的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库运行线编制方法。
背景技术
城市轨道交通正线与车辆段或停车场(简称,场段)之间设置了过渡区段,称为转换轨。列车运行图由一条条规定列车运行路径、运行时刻的运行线组成。完整的列车运行图表示了列车在线路区间(包含转换轨在内)的运行时间,及到发或通过车站的时间序列。其中,连接正线始发站折返轨和终到站折返轨的运行线称为正线运行线。连接转换轨和正线车站的运行线称为出库或入库运行线,一般在完成正线运行线后再编制出入库运行线。编制出入库运行线,不仅需要合理连接正线运行线,还需要满足场段的停放车能力、连续出车/回车间隔、最早出车和最晚回车时间等约束。
为了满足客流需求,国内城市轨道交通行车间隔越来越小、上线列车数越来越多、交路形式越来越多样,因此需要安排的出入库运行线越来越复杂,包括运营开始前、运营结束后和相邻时段间所有交路的车底出入库情况;同时绝大多数线路有两个及以上场段,对应多组转换轨,多个转换轨的综合利用、车底、正线和转换轨之间的最优匹配关系、同一场段转换轨不同方向出入车的协调等问题更为复杂。
目前研究领域有关注运营开始前车底空驶出场路径优化的模型,但没有考虑运营结束后入库和相邻时段间出入库等相关问题。同时,运营管理实践常用的编图工具缺乏对场段及其能力约束的考虑,编图人员主要通过人工推算编制出入库运行线,多场段约束、多路径出入库、不规律衔接、冲突疏解等处理工作耗时长,是影响编图效率的主要因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场段协调的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库运行线编制方法,能够在编制正线运行图时,同步衔接生成所有车底出入库运行路径和运行时刻,并满足多个场段实际停放车能力的约束及疏解停放车冲突的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一种多场段协调的城市轨道交通出入库运行线编制方法,基于正线路径及正线运行线的到车、发车事件,支持根据多个场段、每个场段包含多个转换轨的出入库运行线编制,所述方法包含步骤:
S1、基于正线路径,筛选与之可连接的各场段转换轨对应的可行出入库路径集;
S2、根据出入库路径与正线路径的连接方式,识别可行出入库路径中需要编制的出入库区段;为所述出入库区段赋予时间标尺,作为可行出入库运行线集;
S3、为每个待连接出入库运行线的正线始发事件和正线终到事件,匹配对应时段、对应交路、对应方向的可行出入库运行线;
S4、根据场段停放车能力约束,生成对应的可行出入库运行线在区段内每个车站的到车、发车事件,检查、疏解所述到车、发车事件与所述正线运行线到车、发车事件的时间冲突;基于场段的出入车间隔时间约束,确定最终采用的与正线始发事件/正线终到事件匹配的列车出/入库场段、出入库路径、出入库运行线到车、发车事件。
可选的,步骤S1中所述筛选与正线路径可连接的各场段转换轨对应的可行出入库路径集包含:筛选直接出库路径集、直接入库路径集;
所述直接出库路径集包含:起点为转换轨、经过正线路径始发站、终点为正线路径始发折返轨或正线路径终到折返轨的所有路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未经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04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