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箭舱段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90417.7 | 申请日: | 2021-12-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018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8 |
发明(设计)人: | 兰薇薇;孙康;周前坤;宋心成;田鹏宇;刘力宇;黄陈哲;刘访;刘重洋;刘浩;冯刚;陈辰;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5 | 分类号: | G06F30/15;G06T17/00;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达德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0 | 代理人: | 杨海霞 |
地址: | 431400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阳***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箭 连接 方法 装置 设备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箭舱段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包括:根据目标箭体,构建与目标箭体对应的箭体一维模型;根据预设的模态振型和模态频率,确定箭体一维模型中的目标舱段;对目标舱段、目标舱段的关键连接部位和关键连接部位的连接件进行三维仿真,得到与目标舱段对应的舱段三维模型;根据箭体一维模型和舱段三维模型,得到箭体混合模型;根据获取的目标弯曲模态振型特征,确定箭体混合模型中的目标舱段的结合面,结合面为目标舱段与相邻舱段之间的刚性连接面。本申请从影响箭体模态的目标舱段着手,建立其三维模型,较准确模拟出弯曲模态振型的形态特征,不需要依赖于试验方法进行关键连接部位的研发,进而降低了试验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天仿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火箭舱段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重复使用火箭是指从地面起飞完成预定发射任务后,全部或部分返回并安全着陆,经过检修维护与燃料加注,可再次执行发射任务的火箭。重复使用运载火箭的概念是相对于一次性使用运载火箭而言的。
在研制重复使用火箭时,需要进行大量模态试验,但是模态试验的成本较高,导致重复使用火箭的研制成本居高不下。
相关技术中主要通过箭体动力学仿真技术手段,进行重复使用火箭的研制,但是对于箭体上的关键连接部位的研发,仍然需要依靠模态试验才能完成,导致重复使用火箭的研制成本仍然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火箭舱段连接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依靠模态试验才能研发关键连接部位,导致重复使用火箭的研制成本较高的技术问题,实现了依靠仿真技术研发关联连接部位,降低了重复使用火箭的研制成本的技术效果。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火箭舱段连接方法,方法包括:
根据目标箭体,构建与目标箭体对应的箭体一维模型;
根据预设的模态振型和模态频率,确定箭体一维模型中的目标舱段,其中,目标舱段的匹配度不低于设定匹配度;
对目标舱段、目标舱段的关键连接部位和关键连接部位的连接件进行三维仿真,得到与目标舱段对应的舱段三维模型;
根据箭体一维模型和舱段三维模型,得到箭体混合模型;
根据获取的目标弯曲模态振型特征,确定箭体混合模型中的目标舱段的结合面,结合面为目标舱段与相邻舱段之间的刚性连接面。
进一步地,根据目标箭体,构建与目标箭体对应的箭体一维模型,包括:
根据目标箭体的结构、等效厚度和材料铺层的等效力学,构建与目标箭体对应的箭体一维模型。
进一步地,根据预设的模态振型和模态频率,确定箭体一维模型中的目标舱段,包括:
针对箭体一维模型中的每个舱段,调整每个舱段的材料参数和力学性能参数,确定每个舱段的模态振型和模态频率;
根据每个舱段的模态振型与预设的模态振型的第一匹配度,以及每个舱段的模态频率与预设的模态频率的第二匹配度,从箭体一维模型中的多个舱段中确定目标舱段。
进一步地,对目标舱段、目标舱段的关键连接部位进行三维仿真,包括:
根据目标箭体的纵向承力结构,对目标舱段和目标舱段的关键连接部位进行三维仿真。
进一步地,对关键连接部位的连接件进行三维仿真,包括:
根据连接件的预紧力矩、螺纹升角、摩擦角和直径,对关键连接部位的连接件进行三维仿真。
进一步地,关键连接部位的连接件包括螺栓。
进一步地,根据获取的目标弯曲模态振型特征,确定箭体混合模型中的目标舱段的结合面,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904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