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动态分类器的小样本目标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9407.1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874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冬雨;陈帆;黄俊颖;林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V10/25 | 分类号: | G06V10/25;G06V10/44;G06V10/764;G06V10/766;G06V10/774;G06V10/80;G06V10/82;G06N3/04;G06N3/08;G06K9/62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510275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动态 分类 样本 目标 检测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基于动态分类器的小样本目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特征提取模块,以经过数据增强后的图片作为输入,输出不同尺度的多个特征图;
RPN模块,在特征图进行候选区域预测得到最终的候选区域;
RoI Pooling模块,以特征图和候选区域作为输入,从特征图上提取出属于候选区域的特征;
Box Predictor模块,将得到的属于候选区域的特征进行分类预测和边框的回归预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动态分类器的小样本目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提取模块进行特征提取的具体过程是:
特征提取模块采用的网络是ResNet-101+FPN,图片首先经过1个7x7x64的卷积层,然后经过3x3的最大池化层,接下来陆续经过4个子模块,每个子模块都由多个残差模块组成,而每个残差模块又包括3个卷积层:conv_2子模块包含3个残差模块,输出的结果命名为C2,输入给conv_3;conv_3包含4个残差模块,输出的结果命名为C3,输入给conv_4;conv_4包含23个残差模块,输出的结果命名为C4,输入给conv_5;conv_5包含3个残差模块,输出的结果命名为C5,从C2到C5,每一级特征图的大小都会缩小一半,C2、C3、C4、C5分别作为FPN(FeaturePyramid Networks)的输入,分别经过1x1的卷积后,上一级的特征图通过上采样后(大小翻倍)与下一级的特征图融合,最终得到P2、P3、P4、P5这4个不同尺度的特征图,最后,还会在P5的基础上进一步做一个最大池化的操作,得到尺度更小的特征图P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动态分类器的小样本目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PN模块处理的具体过程是:
RPN模块在特征图上采用滑动窗口,在一个位置上对k个可能的候选区域进行预测又被称为k个anchor boxes,对于一个大小为W×H的特征图,一共会对W×H×k个anchor进行预测,每个anchor会被预测得到一个二分类的置信度以及边框坐标,这些预测结果经过按照置信度筛选后,得到最终的候选区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动态分类器的小样本目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oI Pooling模块处理的具体过程是:
由于RPN预测的候选区域的坐标是针对原始输入图片的,因此首先需要根据输入图片的大小,将RPN所预测的候选区域映射到特征图中所对应的位置;将映射后的区域划分为相同大小的块,块的数量与输出的维度相同;对每个块取其中的最大元素作为输出,从而得到属于输出维度的特征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动态分类器的小样本目标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ox Predictor模块包括分类器和回归器组成;所述分类器则采用动态分类器,该动态分类器在base training阶段使用基于全连接层的多分类器,在fine-tuning和测试阶段换成基于余弦距离的余弦分类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动态分类器的小样本目标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弦分类器采用了全连接层来间接实现余弦分类器,具体地,全连接层的权重参数矩阵视为c个维度为d的向量的组合,这些向量可代表每个要预测的类别的特征,在特征经过全连接层之前,先进行归一化处理,即可实现余弦相似度的计算:
其中,F(x)是输入的特征,si,j是第i个候选目标与第j个类别的余弦相似度,ωj是第j个类别的权重向量,α是一个控制缩放的超参数,通过实验结果选定为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大学,未经中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940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