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钴铬钨磁滞合金及其变形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83615.0 | 申请日: | 2021-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773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发明(设计)人: | 王军;宋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军;宋艳平 |
主分类号: | C22C38/30 | 分类号: | C22C38/30;C22C38/22;C22C38/04;C22C38/28;C22C38/26;C22C38/24;C22C38/02;C22C38/06;C22C38/52;C22C38/44;C22C38/48;C22C38/50;C22C38/46;C22C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82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钴铬钨磁滞 合金 及其 变形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钴铬钨磁滞合金及其变形加工工艺,属于磁滞合金材料技术领域,通过调控原料配比和加工工艺,使得该铁钴铬钨磁滞合金具有极高的磁滞性能,达到和超过铁钴钒系同类产品的磁滞性能水平,且原料成本降低约50%,其矫顽力温度系数仅为‑0.005至0.02Oe/℃,和传统铁铬钴系半永磁合金相比,磁性更加优异稳定、工艺简化、环保节能。特别是在励磁场为35至350Oe的范围内,该磁滞合金能够兼具磁滞性能优异、稳定可靠、成本较低、加工特性良好、抗氧化腐蚀特性较好等综合特点,适用于冷加工带材、丝材、管材、棒材及型材,能够形成新的磁滞合金牌号,可广泛应用于军用及民用磁滞电机、高速磁滞电机、磁阻尼器、剩磁继电器、防盗存储器等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硬磁材料领域,是一种励磁场在35~350Oe范围内应用的新型磁滞合金带材、丝材、管材、棒材、型材及其变形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市场上现用的磁化场在50~350Oe区域的传统磁滞合金带材牌号有2J4、2J7、2J9、2J10、2J11、2J12,产品磁滞性能优异且稳定可靠,但高Co含量=45~52%wt,原材料成本高,多用于军品磁滞电机;市场上现用的FeCrCo系永磁合金(2J85、FeCr28Co10.5Si、FeCr28Co8)亦可通过工艺调整,获得工作场在50~350Oe的磁滞特性,该系产品磁滞性能相对偏低,其矫顽力Hc的温度稳定性较差,△Hc/△T=0.2~0.6Oe/℃,故无法形成典型的磁滞合金牌号。
截止今日,对于低成本铁铬钴系合金如何在获得优良磁滞性能的前提下,显著提升磁滞合金的矫顽力温度稳定性成为该技术领域的长期技术难题。此外,如何解决“高温固溶”工艺带来的环境问题和成本问题也长期困扰该领域技术人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钴铬钨磁滞合金及其变形加工工艺,通过调控原料配比和加工工艺,使得该铁钴铬钨磁滞合金具有极高的磁滞性能,其矫顽力温度系数仅为-0.005至0.02Oe/℃。此外,和传统铁铬钴系合金生产工艺相比,该加工工艺及成品磁性处理工艺可以去除现有高温固溶水淬工艺,实现简化工艺、降低成本、环保节能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系统,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铁钴铬钨磁滞合金,其特征在于,其化学组成以重量计包括:
15%≤钴≤27%;
12%≤铬≤19%;
5%≤钨≤9.5%
合金化元素≤3.5%
锰≤0.2%;
稀土元素≤0.1%;
碳≤0.03%;
磷≤0.02%;
硫≤0.02%;
所述合金化元素包括铌、钛、硅、钒、铝、锆、镍和钼中的一种或多种;
其余为铁及炼制中不可避免的杂质。
优选的,其化学组成以重量计包括:
0.1%≤合金化元素≤1.5%;
所述合金化元素包括钒、硅、镍、铝或钛中的一种。
优选的,其化学组成以重量计包括:
0.2%≤合金化元素≤3.5%;
所述合金化元素包括以下五种组合中的一种或多种:
钒和镍;
钒和钛;
钒和铝;
钒和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军;宋艳平,未经王军;宋艳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36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网络访问行为检测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盖板转轴自动埋模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