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存储装置、数据存储方法及相关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480398.X | 申请日: | 2021-12-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00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 发明(设计)人: | 孙瑞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睿思芯科(深圳)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3/16 | 分类号: | G06F13/16;G06F13/2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君信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6 | 代理人: | 刘伟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前海深港合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存储 装置 数据 方法 相关 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存储装置、数据存储方法及相关设备,其中存储装置可包括控制逻辑、寄存器组和循环缓冲区;寄存器组包括一个或多个配置寄存器;存储装置与主机设备耦合;控制逻辑用于:接收主机设备发送的读数据指令,读数据指令包括待读取的目标数据的大小信息;根据待读取的目标数据的大小信息和寄存器组中的至少一个配置寄存器的值,确定在循环缓冲区中目标数据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目标地址;其中,当至少一个配置寄存器的值满足预设条件时,循环缓冲区中的部分或全部已读地址处于可读状态,已读地址为所存储的数据被至少读取过一次的地址;控制从循环缓冲区的一个或多个目标地址读取目标数据。采用本申请,可以提升循环缓冲区功能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存储装置、数据存储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循环缓冲区(Circular Buffer)是一种用于表示一个固定尺寸、头尾相连的缓冲区的数据结构,适合缓存数据流。在通信程序中,经常使用循环缓冲器作为数据结构来存放通信中发送和接收的数据。循环缓冲区是一个先进先出的循环缓冲区,可以向通信程序提供对缓冲区的互斥访问。
循环缓冲区(也称为环形缓冲区),其工作原理就像内存是连续的且可循环的一样。在生成和使用内存时,不需将原来的数据全部重新清理掉,只要调整头指针head/尾指针tail 即可。当添加(写入)数据时,head指针前进;当使用(读取)数据时,tail 指针向前移动;当到达缓冲区的尾部时,指针又回到缓冲区的起始位置。
在循环缓冲区中,当一个数据元素被用掉后,其余数据元素不需要移动其存储位置。相反,一个非循环缓冲区(例如一个普通的队列)在用掉一个数据元素后,其余数据元素需要向前搬移。换句话说,循环缓冲区适合实现先进先出缓冲区,而非循环缓冲区适合后进先出缓冲区。
目前,现有技术中循环缓冲区只能实现对单个数据的先进先出,也就是当读指针位置的数据被读取后,读指针必须移位,来保证先进先出的数据结构。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有些情况是这些被读取的数据会在后续的读操作中被复用。此时,现有的循环缓冲区的先进先出模式无法实现该功能,也无法适用于该场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装置、数据存储方法及相关设备,以提升循环缓冲区功能的灵活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存储装置,可包括:控制逻辑、寄存器组和循环缓冲区;所述寄存器组包括一个或多个配置寄存器;所述循环缓冲器与主机设备耦合;所述控制逻辑可用于:接收所述主机设备发送的读数据指令,所述读数据指令包括待读取的目标数据的大小信息;根据所述待读取的目标数据的大小信息和所述寄存器组中的至少一个配置寄存器的值,确定在所述循环缓冲区中所述目标数据对应的一个或多个目标地址;其中,当所述至少一个配置寄存器的值满足预设条件时,所述循环缓冲区中的部分或全部已读地址处于可读状态,所述已读地址为所存储的数据被至少读取过一次的地址;控制从所述循环缓冲区的所述一个或多个目标地址读取所述目标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睿思芯科(深圳)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睿思芯科(深圳)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8039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