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快退式输送机减振套制作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8492.1 | 申请日: | 2021-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48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陈双宝;尹斌;徐嵘 | 申请(专利权)人: | 瑞派克智能包装科技(昆山)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5/64 | 分类号: | B29C65/64;B29C3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快退式 输送 机减振套 制作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快退式输送机减振套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第一模具插入第二模具中,使得第一模具将橡胶管抵入第二减振套钢件中;步骤二:第四模具将橡胶管抵出第二模具;步骤三:第五模具穿过橡胶管将第一减振套钢件引入橡胶管的内部;步骤四:将橡胶管沿第二减振套钢件的边缘切除;步骤五:橡胶管进行清洗。本发明所提供的快退式输送机减振套制作工艺,靠弹力和摩擦力进行固定,这种未使用粘合剂避免了撕裂、开胶、脱落等失效风险,在超过扭矩时橡胶与减振套外壳会发生位移而不是撕裂,从而降低了维护设备和失误操作带来的减振套失效现象,同时这种工艺在在减振套失效后还可再次加工重复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振套制作领域,特别涉及快退式输送机减振套制作工艺。
背景技术
减振套是一种通过橡胶材料制备的工件,常用于快退式输送机,常规的减振套是硫化注塑工艺制作而成,制作过程中需加入粘合剂,导致通过硫酸注塑工艺制作的减振套使用寿命取决于粘合程度和使用频率,这种工艺制作的减振套在温度较高时会逐渐撕裂、开胶、脱落,减振套便无法再进行使用,降低了减振套的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快退式输送机减振套制作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快退式输送机减振套制作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快退式输送机减振套制作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第二减振套钢件插入第三模具中,再将第二模具卡在第二减振套钢件的顶端,再将橡胶管插入第二模具中,利用第一模具插入第二模具中,使得第一模具将橡胶管抵入第二减振套钢件中;
步骤二:取出第一模具,将第四模具插入第二模具中,使得第四模具将橡胶管抵出第二模具;
步骤三:取下第二模具和第四模具,将第一减振套钢件套在第五模具上,再将第五模具插入橡胶管中,第五模具穿过橡胶管将第一减振套钢件引入橡胶管的内部;
步骤四:取下第二减振套钢件,将橡胶管露出的部分沿第二减振套钢件的边缘切除;
步骤五:取出切除后的橡胶管并对其进行清洗,得到减振套。
优选的,所述橡胶管为60±5HA天然橡胶管。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第一模具挤压橡胶管时需加入硅油进行润滑。
优选的,所述步骤一中,橡胶管被第一模具挤压后倾斜部分的高度需大于5mm。
优选的,所述步骤四中,若第一减振套钢件和第二减振套钢件尺寸不合适,需进行第一减振套钢件位置调节。
优选的,所述第一减振套钢件位置调节方式为:将限位钢件插入第三模具中,将第二减振套钢件卡在第三模具中,使得第二减振套钢件抵住限位钢件,将第五模具倒置,使得第五模具插入第一减振套钢件中,第五模具向下压,即可将第一减振套钢件向橡胶管中移动。
优选的,所述限位钢件的内径大于第一减振套钢件的外径。
优选的,所述步骤五中,通过对橡胶管清洗,除去橡胶管上的硅油及污垢。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本发明所提供的快退式输送机减振套制作工艺,通过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三模具、第四模具和第五模具相互配合,将橡胶管插入第二减振套钢件中,再将第一减振套钢件插入橡胶管中,通过减去橡胶管多余的边侧,即可制得减振套,这种工艺是通过橡胶体积不可压缩的性能将橡胶管拉长后压入,靠弹力和摩擦力进行固定,这种未使用粘合剂避免了开胶和脱落等失效风险,在超过扭矩时橡胶与减振套外壳会发生位移而不是撕裂,从而降低了维护设备和失误操作带来的减振套失效现象,同时这种工艺在在减振套失效后还可再次加工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步骤一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瑞派克智能包装科技(昆山)有限公司,未经瑞派克智能包装科技(昆山)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84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