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仿形装置、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475757.2 | 申请日: | 2021-12-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833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7 | 
| 发明(设计)人: | 何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9F9/30 | 分类号: | G09F9/30 | 
| 代理公司: | 深圳紫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570 | 代理人: | 杨瑞 | 
| 地址: | 430079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置 显示 面板 制作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形装置、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其包括框体以及仿形组件;仿形组件设置于框体内,并包括第一表面,且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区域以及围绕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仿形组件对应第一区域的厚度与仿形组件对应第二区域的厚度相异;其中,仿形组件包括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下,第一表面用于贴合显示组件;第二状态下,第一表面对应第一区域的部分高于第一表面对应第二区域的部分,且第一表面对应第二区域的部分呈弧形,以使显示组件在对应第二区域的位置形成曲面结构。本发明可以提高显示面板在形成曲面时的可控性,避免显示面板在形成曲面时发生褶皱的现象,提高了曲面显示面板的制程良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仿形装置、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柔性显示成为未来显示行业新的增长点,为了提高屏占比,柔性显示面板的柔性特点不断被开发利用,如将柔性显示面板贴附在曲面盖板上可实现产品正面和侧边显示,且四曲面显示面板搭配升降式或屏下摄像头则可以在视觉上实现真正的全面屏。
目前,在曲面显示面板的制备过程中,常将柔性面板贴到承载膜上,然后采用真空吸附或模具压合的方式进行四曲面成型。但是,这些方式在成型时存在太多不可控因素,容易在柔性面板的四个角落产生冗余部分,该部分会导致贴合褶皱,且模压成型时对柔性面板容易造成损坏,很难达到需求的四曲面贴合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仿形装置、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及显示面板,能够提高显示面板在形成曲面时的可控性,提高显示面板的制程良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仿形装置,其包括:
框体;以及
仿形组件,设置于所述框体内,并包括第一表面,且所述第一表面包括第一区域以及围绕所述第一区域的第二区域,所述仿形组件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厚度与所述仿形组件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厚度相异;
其中,所述仿形组件包括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表面用于贴合显示组件;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表面对应所述第一区域的部分高于所述第一表面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部分,且所述第一表面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部分呈弧形,以使所述显示组件在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位置形成曲面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仿形组件包括分布于所述框体内的多个顶针,且各所述顶针沿第一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框体内,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仿形组件指向所述显示组件的方向;
其中,各所述顶针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端,多个所述顶针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第一顶针以及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第二顶针,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顶针的所述第一端高于所述第二顶针的所述第一端。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第一表面为平面,且所述第一顶针的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二顶针的所述第一端对齐。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顶针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顶针的长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顶针包括支撑杆以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支撑杆上并位于所述第一端。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段与第二段,其中,所述第一段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框体,所述第二段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段。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表面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区域远离所述第一区域一侧的第三区域,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表面对应所述第二区域的部分高于所述第一表面对应所述第三区域的部分。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区域内所述顶针的分布密度大于所述第一区域内所述顶针的分布密度,且大于所述第三区域内所述顶针的分布密度。
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中,各所述顶针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框体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57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