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及其漏电检测定位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473840.6 | 申请日: | 2021-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0345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鲁豪;万强;王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52 | 分类号: | G01R31/52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帆远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90 | 代理人: | 吴文婧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及其 漏电 检测 定位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辆及其漏电检测定位方法。其中,车辆包括整车控制单元、电池管理控制器、漏电传感器、动力电池总成、多个负载支路,每个负载支路均并联在动力电池总成两端,漏电传感器与动力电池总成的负极连接,车辆的漏电检测定位方法包括:电池管理控制器在接收到整车控制单元发送的低压上电成功信号时,向漏电传感器发送请求漏电检测指令,以使漏电传感器进行漏电检测;电池管理控制器在接收到漏电传感器反馈的漏电报警信号时,向整车控制单元发送负载端漏电信号,以使整车控制单元结束高压上电流程。该车辆的漏电检测定位方法,可以实现对漏电进行检测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及其漏电检测定位方法。
背景技术
在车辆工作时,如若发生漏电,不仅会对车辆的供电回路产生冲击,甚至可能产生触电、火灾等安全事故。然而,相关技术中对车辆的漏电检测,仅能判断车辆中是否存在漏电,而无法判断发生漏电的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的漏电检测定位方法,以对车辆的漏电进行检测定位。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的漏电检测定位方法,所述车辆包括整车控制单元、电池管理控制器、漏电传感器、动力电池总成、多个负载支路,每个所述负载支路均并联在动力电池总成两端,所述漏电传感器与所述动力电池总成的负极连接,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整车控制单元发送的低压上电成功信号时,向所述漏电传感器发送请求漏电检测指令,以使所述漏电传感器进行漏电检测;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在接收到所述漏电传感器反馈的漏电报警信号时,向所述整车控制单元发送负载端漏电信号,以使所述整车控制单元结束高压上电流程。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电池管理控制器、整车控制单元和M节车厢,M为正整数,每节车厢均包括动力电池总成、漏电传感器和多个负载支路,所述动力电池总成包括电池包,每个所述负载支路均并联在动力电池总成两端,所述漏电传感器与所述动力电池总成的负极连接,用于进行漏电检测;所述电池管理控制器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整车控制单元发送的低压上电成功信号时,向所述漏电传感器发送请求漏电检测指令,以使所述漏电传感器进行漏电检测,以及在接收到所述漏电传感器反馈的漏电报警信号时,向所述整车控制单元发送负载端漏电信号,以使所述整车控制单元结束高压上电流程。
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及其漏电检测定位方法,可以实现在车辆上电时,首先在车辆的整车控制单元控制进行低压上电后进行漏电检测,由于当前车辆仅仅完成了低压上电而没有进行高压上电,此时进行漏电检测,可以快速判断是否是负载漏电,而当负载漏电时直接结束高压上电流程,负载不漏电时再进行高压上电。如此,在上电过程中即进行漏电检测与定位,可以给维修人员提供快速精准维修指导。
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示例的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个示例的动力电池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的漏电检测定位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及其漏电检测定位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473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